第4章

更新时间:2025-09-15 01:08:46

每到深夜,破庙里就亮着一盏油灯。顾野王裹着打补丁的棉袄,趴在供桌上写东西,笔尖划过纸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夜里听得格外清楚。有回老周起夜,看见他对着 “文” 字石碑发呆,就问:“学士,您天天写啥呢?” 顾野王把纸推给他看,上面写满了各种 “字” 的来历:“日” 字为啥像圆圈,“月” 字咋成了月牙,连吴郡方言里的土话都记了满满几页。

“这是要编字典?” 老周挠头。顾野王眼睛发亮:“不止字典!我要编本《玉篇》,把天下所有字都收进来,不管是甲骨文、篆字,还是江南的土话、岭南的俗字,一个都不能少!” 他越说越激动,把油灯拨亮了些,“你想啊,以后读书人不用再跑断腿找书,老百姓认字也有个准头,这才算把文化的根留住了!”

可现实很快给了他一巴掌。有天夜里狂风大作,油灯被吹灭,刚写好的《玉篇》提纲被吹得满地都是。顾野王摸黑去捡,手指被碎瓷片划破,血滴在纸上,晕开像朵小红花。他突然想起王籍临终攥着的《诗经》,想起台城废墟里的哭声,忍不住蹲在地上哭了 —— 这破世道,连安安静静写字都做不到吗?

就在这时,怪事发生了。月光突然从破窗照进来,照亮了桌上的 “文” 字石碑,石碑上的字好像在发光。顾野王恍惚看见个白胡子老头站在佛像旁,指着他的提纲说:“字有灵性,你护它们,它们也会护你。” 等他揉揉眼睛,啥都没有,只有油灯自己亮了起来。这事儿后来传成 “夜梦神授字法”,顾野王却总说:“不是神授,是字在催我快点写。”

他开始把吴郡老家的方言也记进书稿。有回写 “船” 字,想起小时候在吴郡听见渔民叫 “船” 为 “舲”,就专门注上 “吴人谓船为舲”。姚察来看他,见他连这些土话都收,就笑:“你这书要编成百科全书啊?” 顾野王却认真:“文字哪分雅俗?老百姓天天说的字,凭啥不能进书里?”

那天深夜,顾野王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编的《玉篇》刻成书,被读书人捧在手里,连放牛娃都拿着认字。可等他伸手去摸,书突然化成了蝴蝶,飞进台城的柳树林里。他惊醒过来,发现供桌上的书稿被晨露打湿,“玉篇” 两个字却格外清晰。

08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公元 560 年的春天,破庙的门槛突然被官靴踏响。顾野王正用桑皮纸修补《方言》残卷,抬头就看见太监总管带着两个小太监站在观音像前,吓得老周手里的糨糊碗都差点掉了。“顾学士接旨!” 太监尖细的嗓音在空庙里回荡,顾野王赶紧放下手中的狼毫,发现自己的袖口还沾着糯米浆 —— 这是他修补书页的秘方,粘性比宫里的金泥还牢。

陈文帝的旨意简单直接:“朕闻顾卿在破庙编书,特赐松烟墨二十斤、宣纸百张,另拨三名工匠修缮庙宇。” 太监凑近了小声说:“陛下还说,‘字如玉贵’,卿家这书编好了,可得叫《玉篇》才配得上。” 顾野王心里一震,这正是父亲顾烜生前常说的话,没想到皇帝竟也知道。等太监带着工匠离开,老周摸着新糊的窗纸傻笑:“学士,咱们这‘古籍急救中心’总算升级成‘国家实验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