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更新时间:2025-09-15 01:08:45

那天晚上,顾野王在废墟里找着了王籍 —— 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个书迷。王籍手里还攥着本《诗经》,书页被血染红了,人已经没气了。顾野王把他埋在台城的柳树下,摸着柳树皮说:“王兄,你放心,我一定把咱们的书护好,把咱们的文化传下去。”

梁朝就这么没了,萧绎在江陵称帝,可没多久也被西魏灭了。顾野王看着国家没了,朋友没了,满肚子的悲伤,却没垮。他说:“国家没了,文化不能没,只要文字还在,咱们就还有根。” 他开始在废墟里找书,在老百姓家里收书,哪怕只剩半页,他也当宝贝似的藏起来。

有个传说,那会儿顾野王在台城废墟里捡着块刻着 “文” 字的石碑,被战火熏得发黑,却还清晰。他把石碑擦干净,天天带在身边,晚上睡觉就放在枕头边。有人说这石碑有灵性,能保佑他,顾野王却笑:“不是石碑灵,是‘文’字灵,它提醒我,不能放弃。”

06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公元 557 年,陈霸先建了陈朝,建康又成了都城,只是到处都是废墟。顾野王因为平乱有功,又有学问,被任命为 “撰史学士”,负责整理朝廷藏书。这官不大,却正合他意 —— 整理文献,不就是为编《玉篇》打基础么?

顾野王上任第一天就傻了:朝廷的藏书乱得像垃圾堆,有的缺页,有的被虫蛀,还有的被乱兵烧得只剩边角。他带着几个助手,天天天不亮就干活,天黑了还在库房里打转。助手老周抱怨:“学士,这破烂还整理啥?烧了省心!” 顾野王举起那块 “文” 字碑:“你看这字,战火都烧不掉,书比金子还结实!”

他们的修补工作堪称 “古籍急救中心”:用糯米浆粘碎页,桑皮纸托裱焦痕,连虫蛀的洞都要用细毛笔补字。有回发现本《尔雅》,前后被撕得只剩中间几卷,顾野王愣是跑遍建康城,从三个藏书家手里找齐残页,拼了整整七天。老周看着他熬红的眼睛笑:“您这哪是修书,是给书做手术呢!”

陈文帝听说他这么拼,派太监来视察。太监看见库房里堆着发霉的竹简,皱眉问:“这些破玩意儿值得这么费劲?” 顾野王指着竹简上的 “礼” 字说:“陛下,这字在甲骨文里就有,三千年了,朝代换了又换,字还在。咱们丢了它,就是丢了根啊!” 太监回去一汇报,陈文帝当即赏了他十斤松烟墨 —— 这在缺纸少墨的年代,可是天大的面子。

那年冬天特别冷,库房没炭火,顾野王冻得手发僵,就把砚台揣怀里焐热了再写。徐陵来看他,见他对着一堆残书傻笑,打趣道:“你这办公室比战场还乱,图啥?” 顾野王举起刚补好的《说文解字》残页:“你看这‘书’字,多像支笔架在桌上,咱们读书人不就靠这玩意儿传火吗?” 两人正说着,姚察抱着捆竹简进来:“野王兄,找到你要的《方言》残卷了!” 原来这几位文人私下组成了 “寻书小分队”,就为帮顾野王圆编书的梦。

07 清瑟怨遥夜(韦庄《章台夜思》)

库房塌了之后,顾野王把家搬到了建康城西的破庙里。庙里佛像都被乱兵砸了,只剩尊断了胳膊的观音像,他却把捡来的残书堆在佛像前,说:“菩萨保佑这些书吧,它们比我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