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林夏盯着屏幕看了整整一个下午,然后默默取消了特别关注。

那年秋天,林夏接受了家人的介绍,开始和一位大学老师相亲。对方叫陈浩,温文尔雅,对她很好。交往一年后,陈浩求婚,林夏答应了。

婚礼定在次年五月。发请帖时,林思忖再三,最终还是给江辰的邮箱发了一份电子请柬。

他没有回复。

婚礼前两周,林夏收到一个从意大利寄来的包裹。打开来是一幅油画,和她想象中的婚礼场景一模一样——她穿着婚纱,站在鲜花拱门下,阳光正好。

卡片上只有简单的一句话:“祝幸福。——江辰”

林夏把画收进衣柜深处,没在婚礼上展示。

婚后的生活平静如水。陈浩是个好丈夫,体贴负责,他们很少争吵,也很少有心跳加速的激情。三年后,女儿晓晓出生了,为这个家添了许多热闹。

晓晓三岁那年,被发现对声音反应迟钝。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确诊为中度听力障碍。

“可能是遗传吗?”陈浩问医生时,林夏的心猛地一沉。

“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更多是原因不明的。”医生说,“重要的是尽快干预,孩子还小,适应能力强。”

走出诊室,陈浩点了一支烟——他戒烟很久了。林夏从未见过他这样烦躁。

“我家没有听力问题的人。”陈浩说,语气中带着不自觉的指责。

林夏沉默。她想起江辰,想起他告诉她失聪原因时的平静表情。

晓晓配了助听器,但效果有限。医生建议学习手语作为主要交流方式。

“学那个有什么用?”陈浩反对,“我们应该多训练她说话,让她适应我们的世界,而不是反过来迁就她。”

林夏第一次与丈夫发生激烈争吵。

“手语不是迁就!那是她的语言!你难道要让孩子活在无法顺畅交流的世界里吗?”

最后陈浩妥协了,但学习手语的任务几乎全落在林夏肩上。她重新翻出大学时的手语教材,惊讶地发现那些动作依然熟悉,仿佛昨天还在和某人一起练习。

晓晓很有语言天赋,手语学得很快。每当看到女儿能够流畅“表达”自己时,林夏都感到无比欣慰。

一天傍晚,林夏在厨房准备晚餐,晓晓跑过来拉扯她的衣角。

“妈妈,窗外有个男人一直看着我们家。”晓晓用手语说。

林夏心里一惊,擦擦手走到窗边。

暮色中,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街对面。依然是身高腿长,只是比记忆中清瘦了些,穿着简单的黑色大衣,围着灰色围巾。

是江辰。

他看见林夏,微微点头,却没有靠近的意思。两人隔着一条街对视,时光仿佛倒流回十六年前那个初遇的午后。

最后是林夏先行动,她交代晓晓“乖乖待着”,然后披上外套走出去。

“好久不见。”江辰先用手语比划,然后才开口说出声。他的声音有些怪异,像是很久不用的机器重新运转,“你看起来很好。”

“你回来了。”林夏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太多问题涌上心头:为什么站在这里不敲门?怎么知道她住这儿?这些年过得怎么样?那个意大利女孩呢?

但她最终只是说:“要进来坐坐吗?”

江辰摇摇头,“不了,我只是......”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正好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