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黄吉伟戴回护目镜,点燃焊枪。这一次,他的动作快得令人眼花缭乱,焊枪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在钢板上游走如龙。更令人称奇的是,他竟然是闭着眼操作的!
片刻之后,焊枪熄灭。黄吉伟摘下护目镜,那段原本就无可挑剔的焊缝旁边,多了一行清晰的德文字母——"Deutsche Qualität"(德国品质)。
工棚里寂静无声,随即爆发出压抑已久的笑声。约翰逊的脸由红转紫,再由紫转青,他指着黄吉伟,气得说不出话来:"你、你..."
"这是您要的德国工艺。"黄吉伟平静地说,"如果还不满意,我还可以焊上法兰西品质、英吉利品质。"
工友们哄堂大笑,连几个印度籍工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约翰逊在笑声中狼狈离去,临走时恶狠狠地瞪了黄吉伟一眼:"你给我等着!"
当晚,黄吉伟就被工头告知"暂时停工"。他早料到这个结果,默默收拾了工具。几个工友围上来,为首的老张叹了口气:"吉伟,你不该这么冲动。那约翰逊是总监工的小舅子,你让他当众出丑,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有些事,不能总是忍。"黄吉伟看着工友们,"今天他可以无故刁难我,明天就可以刁难你们中的任何一个。我们越是忍气吞声,他们就越觉得我们好欺负。"
这番话在工友们心中激起涟漪。他们何尝不想反抗?只是在这洋人当道的上海滩,反抗往往意味着更残酷的报复。
黄吉伟失去工作后,在棚户区附近支了个小摊,帮人修补锅碗瓢盆。日子清苦,但他手艺好,收费公道,很快在贫苦百姓中有了口碑。有时修完东西,见主人家困难,他分文不取;见老人行动不便,他主动上门服务。渐渐地,"山东黄师傅"的名声传了开来。
一个雨夜,黄吉伟正准备收摊,忽然看见几个流氓在欺辱一个卖花的少女。少女的鲜花被踩得稀烂,她本人也被推倒在地,雨水混着泪水从脸上滑落。
"住手!"黄吉伟喝止道。
流氓头子转过身,是个刀疤脸:"哟,哪来的愣头青?想英雄救美?"他亮出腰间的匕首,"识相的就滚远点!"
黄吉伟不说话,只是默默拾起摊位上的一根铁棍。那是他用来固定棚伞的,碗口粗细,半人多长。
刀疤脸狞笑着冲过来,匕首直刺黄吉伟小腹。围观的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只听"铛"的一声脆响,匕首应声而飞。黄吉伟的铁棍后发先至,精准地击中了刀疤脸的手腕。不等对方反应,铁棍一转一挑,刀疤脸整个人被挑飞出去,重重摔在泥水里。
剩下几个流氓见状,发一声喊,一齐扑上。黄吉伟不慌不忙,铁棍在他手中仿佛没有重量,点、扫、劈、挑,每个动作都简洁有效。不过三五下,那些流氓全都躺在地上呻吟。
"滚。"黄吉伟只说了一个字。
流氓们连滚带爬地逃走了。卖花少女站起身,向黄吉伟深深鞠了一躬:"谢谢恩人!"
黄吉伟摆摆手,从怀里掏出几枚铜板:"你的花我都买了,天黑了,快回家吧。"
少女感激涕零地离去。围观的人群中,一个老者走上前来,正是顾叔。他经营着一家不大不小的五金行,为人仗义,在本地工人和小商贩中颇有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