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拐角处,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陈思语像一头莽撞的小鹿一样,猛地撞进了一个结实的怀抱里。只听见“哗啦”一声,她手中的笔记像雪花一样散落一地,纸张在秋风中轻轻颤动。
“对不起!”两人几乎同时喊出这句话,然后不约而同地蹲下身子,开始捡拾散落在地上的文稿。
当他们的手指同时触碰到同一张纸时,一股微妙的电流仿佛穿过了两人的身体。陈思语惊讶地抬起头,目光恰好与那个男生的视线交汇在一起。
那是一双明亮而深邃的眼睛,犹如夜空中的星星般闪耀。男生微微一笑,露出了洁白的牙齿,这笑容如春风拂面,让陈思语的心跳突然变得不规则起来。
“微积分笔记?”男生瞥见了纸张上的内容,挑了挑眉,问道,“这部分挺难的,你需要帮助吗?”
陈思语本来想拒绝,她并不习惯接受陌生人的帮助。然而,当她看到男生那自信而友善的笑容时,不知为何,她竟然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意外,让陈思语认识了数学系的才子林念。那个下午,他们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坐下,从微积分公式聊到各自的故事。林念来自上海,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母亲在家操持家务;陈思语是北京本地人,父亲在食品厂工作,这或许解释了她对食品科学的热爱。
“我想以后创办自己的企业,”林念说,眼睛闪着光,“不是小打小闹,是能真正改变人们生活的企业。”
“而我想研究甜食科学,”陈思语略带羞涩地说,“让人们吃到既美味又健康的甜品。”
夕阳西下时,他们已经聊了三个小时,却感觉只过去了三分钟。橙红色的光芒透过图书馆的老窗户,为一切披上了梦幻的色彩。
“这大概就是一见钟情吧。”分别时,林念突然说,然后笑着挥手离开,留下陈思语站在原地,心跳如鼓。
接下来的日子里,未名湖畔多了两个并肩漫步的身影。春天,他们欣赏湖畔初绽的桃花;夏日,他们在树荫下分享一本书;秋时,踩着落叶讨论课堂内容;冬夜,裹着厚厚的围巾在雪地里留下两行并排的脚印。林念理性睿智,陈思语感性创意,二人仿佛是拼图的两半,完美契合。
大学四年转瞬即逝。1959年毕业那天,林念在曾经初遇的地方单膝跪地,用草茎编了一枚戒指:“我没有太多可以承诺的,唯有一生的爱与忠诚。你愿意与我共度余生吗?”
陈思语泪眼朦胧地点头,那一刻,他们以为幸福已经牢牢在握。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毕业分配的结果出来了,林念被分配到了遥远的西北地区工作,而陈思语则留在了北京的食品研究所。这意味着他们之间的距离将变得遥不可及,相隔千里之遥,通信也变得异常不便。
在火车站分别的那天,秋雨绵绵不绝。陈思语撑着伞,目送林念登上绿皮火车。车窗内,林念的手紧贴在玻璃上;月台上,陈思语的泪水混着雨水滑落。“我会每天给你写信!”火车开动前,林念大声承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