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朱元璋收到了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巧合的是,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有人知道这封信的内容,正准备去告密。内忧外患之下,25岁的朱元璋毅然决定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
朱元璋入伍后,很快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个人魅力。他作战勇敢,机智灵活,又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被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不久在部队中赢得了良好声誉。郭子兴将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他商量。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马公死后,最小的女儿便由郭子兴收养。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元璋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国瑞。这段婚姻不仅提升了朱元璋的社会地位,也为他带来了一位贤内助——后来的马皇后成为朱元璋事业的重要支持者。
然而濠州城内的红巾军内部矛盾重重。五个元帅中,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一派,两派之间明争暗斗。1352年九月,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其部将彭大和赵均用率兵到了濠州。彭大与郭子兴交好,而孙德崖等人则拉拢赵均用。在孙德崖的鼓动挑拨下,赵均用绑架了郭子兴,并将他弄到孙家毒打一顿,准备杀掉他。朱元璋闻讯后,在彭大的支持下,率兵救回了郭子兴。从此,两派结怨更深。
朱元璋见濠州城诸将争权夺利,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局面。1353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同村邻乡的熟人听说他做了红巾军的头目,纷纷前来投效。很快他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后,郭子兴提升他做了镇抚。
这年冬天,彭大的儿子彭早住自称鲁淮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等仍是元帅。朱元璋见这些人半年没出濠州城,于是从自己招募的新兵中挑选了心腹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南略定远。这一决定标志着朱元璋开始独立发展自己的势力,成为他事业的重要转折点。
在南略定远途中,朱元璋先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统率着这支队伍,朱元璋向东进发,乘夜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元帅缪大亨投降。朱元璋从降军中挑选了精壮汉人二万人编入了自己的队伍,并南下滁州。
在这场军事行动中,朱元璋展现出卓越的统帅才能。他不仅善于作战,更懂得收编和整训降军,将原本散乱的部队改造成为纪律严明的战斗力量。这种能力在他日后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南下滁州途中,定远名人李善长求见。李善长和朱元璋一见如故,他以汉高祖刘邦为例劝说朱元璋:只要效法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可平定天下。朱元璋认为很有道理,于是留李善长做了幕府书记,并嘱咐他好好协调将领间的关系,共创大业。李善长的加入为朱元璋集团带来了重要的文官力量,弥补了起义军中文治人才的不足。
第三章 崛起江淮建立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