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与彻底的无政府状态不同,一种脆弱的秩序仍在艰难维持。身着制服的警察和士兵出现在街头巷尾,重要路口设起了检查站,政府通过尚未中断的广播和偶尔还能接收到的手机信息,反复强调“保持秩序”、“听从指挥”、“方舟计划正在有序推进”。这种强有力的介入,像一道勉强筑起的堤坝,暂时阻挡了恐慌的洪流,但谁都能感觉到水位正在不断上涨,堤坝本身也岌岌可危。物价如同脱缰的野马,基础物资的价格翻着跟头上涨,黑市交易悄然活跃,黄金和硬通货重新成为抢手货。交易仍在进行,但信任已然稀薄,每一次交换都充满了警惕和算计。
在这片混乱中,林薇像一座孤岛,展现出结构工程师特有的极致理性。她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盲目地冲向超市去抢购那些显而易见的罐头和方便面——在她看来,那只是生存链条中最末端、也最容易被争夺的一环。她回到公寓,反锁房门,拉上窗帘,在一片令人心悸的喧嚣背景音中,铺开纸笔,开始制定一份详尽的、优先级分明的求生计划。
她的采购清单,在普通人看来显得古怪甚至可笑:
庇护所强化类: 顶级聚氨酯泡沫保温板、反射膜、隔音棉、防潮垫、各种规格的密封条、加固型钢制门窗料(包括防爆门铰链和锁具)。
能源系统类: 一台高性能静音型柴油发电机、可持续至少三个月的巨额柴油储备(这需要特殊渠道和惊人花费)、一套功率足以支撑基础用电的太阳能电池板及配套的大型蓄电池组、逆变器、连接线缆。此外,还有一台小型燃油取暖炉作为备用。
生存保障类: 商用级水过滤器、净水片、大型储水罐;涵盖从普通感冒到严重感染的广谱药品、外科手术包、缝合针线、消毒用品、大量纱布;高热量、耐储存的压缩干粮、军用罐头、真空包装的主食、奶粉、维生素片;以及各类种子(主要是豆芽、萝卜等速生蔬菜)。
工具与防御类: 全套手动与电动工具、焊接设备、万用表、望远镜;以及,让她内心挣扎许久才下定决心的——一件真正的武器。她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花费了几乎大半积蓄,才搞到一把手枪和数量有限的弹药。这是她对道德底线的突破,也是面对未知黑暗的必要妥协。
信息与精神类: 数十本厚重的实体书,内容涵盖建筑工程、机械维修、农业种植、野外急救、药理知识,甚至包括心理学和哲学著作,她还下载了海量的电子资料包括电影电视剧这些心灵鸡汤到多个硬盘,这些将会陪伴他渡过无数个漫漫长夜。
她选择的自救基地,是自己位于城郊结合部的老旧小区一楼公寓。这套房子最吸引她的,是那个附带的、面积近三十平米、层高可观的地下室。它相对独立,结构坚固,是构筑堡垒的理想基础。
制定好了详尽的计划,林薇按照计划立即展开了行动。她以“近期地震频发,进行防震加固”为由,婉拒了所有好奇的询问。施工队在她的严格监督下,开始对地下室进行改造。墙壁和天花板加装了致密的双层保温层,缝隙用发泡胶严密填充。原有的薄弱木门被替换成厚重的钢制防火门,门框用加长膨胀螺栓深深锚入墙体,铰链是特制的防爆型。通风管道被巧妙地伪装,并加装了可手动开关的隔热隔板,最大限度防止热量流失和外部侵入。发电机和燃料桶被安置在特意打造的隔音角落,太阳能板安装在楼顶不起眼的位置,线路沿着隐蔽的路径引入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