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醒来时,已躺在岸边的礁石间。海浪将他的身体一次次推向岩石,浑身多处骨折。最可怕的是,他的世界陷入了一片漆黑。
后来才知道,全船五十七人,仅他一人幸存。父亲死了,李大人也死了。倭寇抢走了所有官银,将船焚毁。
数月后,当陈玄望勉强能下床行走时,被告知一个更残酷的消息:箭毒已彻底破坏了他的视觉神经,此生再无复明可能。
绝望中,他曾试图投海自尽,却被潮水推回岸边。一位云游的老道人救了他,将他带到闽北深山中的一座小道观。
“目盲心未必盲。”老道人如是说,“你既通晓箭术,当知瞄准不全靠双眼。”
老道人开始教他一种特殊的修炼法门——以心为眼,感知万物。起初陈玄望不得要领,终日静坐,感知周围气息流动。三年后,他已能凭风声辨出来者体型步态;五年后,可通过空气振动判断数丈外飞虫的品类。
第八年春天,老道人将他带到后山一片竹林中。
“百米外,竹枝上有只知了。”老道人道,“可能射中?”
陈玄望静立片刻,挽弓搭箭。弓弦响处,知了声戛然而止。
老道人抚掌而笑:“善!你已开‘心眼’,世间万物,无形不察。”
又七年过去,陈玄望已能凭气息感知百丈外一片落叶的飘零。但他始终无法忘记那个血色的黄昏,忘记父亲倒在甲板上的身影。
嘉靖三十四年春,老道人仙逝。临终前将三枚特制铜钱交于陈玄望。
“倭患日炽,东南百姓苦之久矣。你既有此异能,当下山救民于水火。”
陈玄望埋葬师父后,简单收拾行装,拄着竹杖重返尘世。他在小岞镇摆了个卦摊,表面上是为人占卜吉凶,实则暗中搜集倭寇情报,等待时机。
直到那个夏日的午后,倭寇的血洗改变了一切。
第二章 未济卦象
海蚀洞中,陈玄望的话语如同冰水泼入滚油。
“他们来了?”老者声音颤抖,“怎么可能?我们躲得这么隐蔽...”
陈玄望微微摇头,手指仍轻触着地上的铜钱。“卦象不会欺人。未济卦象,火在水上,难以相济。倭寇中有能人,已推算出我们的藏身之处。”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远处隐约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听不懂的呼喝声,正由远及近。
洞内顿时一片恐慌,女人紧紧捂住孩子的嘴,防止他们哭出声来,男人们则握紧了手中简陋的武器——鱼叉、柴刀、甚至是尖锐的礁石。
陈玄望静心凝神,耳廓微动。“十二人,皆持长刀。为首者脚步沉稳,是个高手。距此不足半里。”
“跟他们拼了!”年轻人咬牙切齿,握紧手中的鱼叉。
“不可。”陈玄望抬手制止,“正面相抗,无异以卵击石。”
“那怎么办?等死吗?”
陈玄望沉吟片刻,手指在铜钱上轻轻移动。“卦象显示,生门在东北。洞后应有一条隐秘小径通往礁石滩。”
老者恍然:“是了!早年捕鱼时曾见过,但多年未走,不知还通不通。”
“潮水已退,应当可行。”陈玄望起身,竹杖轻点地面,“快走,我断后。”
“可您眼睛不便...”老者犹豫道。
陈玄望嘴角微微上扬:“眼盲有时反是优势。快走吧,再迟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