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盯着照片看了很久,忽然拿起手机,点开通讯录,新建了一个联系人。
姓名那一栏,他犹豫了一下,输入:“相机女孩”。
然后他想起她刚才抱着的那本深蓝色封皮的书,书名好像是……《光影符号学》?
他打开浏览器,输入书名,搜索框下面弹出一行相关推荐:“市立大学图书馆古籍区仅存一本,索书号XXXX”。
张昊挑了挑眉,关掉浏览器,重新打开编程界面。屏幕上是一行行复杂的代码,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眼神专注,嘴角却几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
明天……好像是周三?图书馆三楼古籍区,下午两点,应该没什么人吧。
第二章:小组作业的“强制绑定”
2 小组作业的“强制绑定”
周三下午的阳光斜斜地切进阶梯教室,把讲台上“跨学科实践周分组结果”的投影打在墙上,像一块被打碎的光斑。苏晴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相机背带,视线却飘向最后一排。
张昊没来。
昨天从图书馆回来后,她把那张画着笑脸的便签纸夹进了《光影符号学》的扉页,像藏了个秘密。晚上修图时,她鬼使神差地点开了“静音世界”相册,盯着那张张昊的侧影照片看了很久——夕阳的光晕在他发梢镀了层金边,他捏着可乐罐的手指关节泛白,明明是背光,她却觉得那画面比任何时候都清晰。
“苏晴!苏晴!”
前桌的林晓晓突然回头戳她胳膊,压低声音:“看分组!你被分到‘科技与影像’组了!”
苏晴猛地回神,看向投影屏幕。“科技与影像”几个字后面跟着五个名字,前四个她都认识,直到最后一个——
张昊。
她的心跳骤然加速,像镜头突然失焦。
“不是吧?!”林晓晓捂住嘴,眼睛瞪得溜圆,“你跟‘校霸’一组?这是什么神仙打架配置……不对,是冰与火之歌啊!”
周围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人朝苏晴投来同情的目光,也有人好奇地张望最后一排——那里空空如也,只有张昊常坐的位置上,放着一本摊开的《算法导论》,书页被风吹得轻轻翻动。
苏晴攥紧了相机背带,金属扣硌得掌心发疼。他又逃课了?还是故意躲着她?
“安静。”讲台上的辅导员推了推眼镜,“分组是系统随机分配,不得调换。‘科技与影像’组需要用影像形式记录校园科技变迁,下周五交初稿,各组负责人来领任务卡。”
负责人?苏晴愣住了。她的名字前面标着一个小小的“组”字。
就在她硬着头皮站起来时,教室后门突然传来“砰”的一声响。
所有人都回头望去。
张昊倚在门框上,黑色连帽衫的帽子戴了一半,遮住了半张脸,只露出线条分明的下颌。他嘴里叼着根没点燃的烟,手里转着一个黑色的保温杯,眼神扫过投影屏幕,在看到“科技与影像”那行字时,动作顿了一下。
“张昊!”辅导员皱起眉,“你还知道来?作为组长……”
“不是她?”张昊突然开口,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目光直直落在苏晴身上,“系统分配的组长,是我。”
教室里鸦雀无声。苏晴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组”字旁边,不知何时多了个光标在闪烁——像是有人远程操控,把“苏晴”改成了“张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