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林墨隐斟酌着词句:“村里布局很特别,是有什么讲究吗?”

老村长眼睛微亮:“你看出来了?不过不是什么风水讲究。老辈人说,建村时第一位族长不信固定风水,信‘活风水’。说地是活的,会动会变,房子也得跟着变。”

“房子跟着地动?”林墨隐从未听过这种说法。

“我们村有个规矩,每三十年重新调整一次房屋位置。你看那些地基——”老村长指向窗外,“都是可移动的。下次调整本该是明年春天...”老人声音低下去,“可惜没下次了。”

夜深人静,林墨隐在客房中摊开手稿和罗盘。指针不稳定地颤动,显示地气确实异常活跃,却并非混乱无章,而是有种内在节律。

他想起师父曾说过:“最高明的堪舆不是顺应固定格局,而是感知地气流动,随之起舞。”当时他只当是比喻,如今看来,或许真有此道。

第二天清晨,林墨隐找到正在村中央安装监测设备的陈静。

“陈博士,关于那条地脉,能多告诉我一些吗?”他开门见山。

陈静警惕地看他一眼:“林先生对地质也有研究?”

“略知一二。您说的‘地脉’,在地质学中通常指什么?”

陈静调整着设备:“传统地质学中没有这个概念,但我监测到地下有一条异常活跃的能量带,会缓慢移动,影响地质稳定。我借用‘地脉’这个词来形容它。”

屏幕上的波形图显示出一条蜿蜒曲折的能量流动,不时有脉冲式的高峰。

“这不像普通地质活动。”林墨隐轻声说。

陈静惊讶地看他一眼:“你看得懂?没错,这更接近电磁异常,但又不符合已知模式。最奇怪的是,它似乎与...”她犹豫了一下,“与人的活动有关。”

林墨隐心跳加速:“地脉随人心而转?”

陈静猛地抬头:“你怎么知道?这是我初步的假设,还没告诉任何人!”

两人对视片刻,忽然意识到彼此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您不是民俗学家,对吧?”陈静眯起眼睛。

林墨隐苦笑:“堪舆师,形意宗传人。”

出乎意料,陈静没有嘲笑:“堪舆?有意思。我祖父也是风水先生,但我选择用科学解释这些现象。”

“科学和古老智慧未必矛盾。”林墨隐说。

接下来的几天,林墨隐和陈静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工作组合。她用仪器监测地脉活动,他用罗盘和直觉感受地气流动,结果惊人地一致。

他们发现村庄布局恰恰形成了一套制约系统,当地脉能量增强时,特殊排列的房屋和道路会引导能量平稳扩散;当地脉减弱时,中央凹陷区又会聚集能量,防止地气过散。

“这简直是一个精妙的动态平衡系统!”陈兴奋地记录数据,“古人怎么做到的?”

“不是刻意设计,而是世代与地共舞形成的直觉智慧。”林墨隐若有所悟,“每三十年调整村庄布局,不是人为改变自然,而是响应地脉的自然移动。”

老村长在一旁听着,忽然插话:“老辈人说,地和人是跳舞的伙伴,有时地领舞,有时人领舞,但总要步调一致。”

然而危机正在逼近。水库蓄水日期提前,工程队已经开始清场工作。推土机的轰鸣声从山那边传来,日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