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围城之内,冷暖自知
婚姻,并没有成为林晚期待的避风港,而是变成了另一个冰冷的牢笼。
陈森骨子里的大男子主义和极度扭曲的自尊心,在婚后暴露无遗。他要求林晚事事以他为中心,服从他和他全家人的意志。
第一次剧烈的冲突,发生在新婚不到一个月。陈森的堂姐来家里做客,趾高气扬地指点江山,说林晚做的菜太清淡,不合口味,说新房收拾得不够整洁。林晚勉强笑着应付了几句。堂姐走后,陈森立刻摔了筷子,脸色阴沉得可怕。
“你刚才那是什么态度?我姐说你两句怎么了?你是不是瞧不起我们家农村的?”
林晚愕然:“我没有……”
“没有?你脸上那表情就是不服气!别以为你读两年大学就了不起,要不是我,谁要你这种单亲家庭出来的!”
类似的场景层出不穷。陈森的父母、兄弟、兄弟媳妇、姐姐、姐夫、甚至是年幼的侄儿侄女,任何一个人随口说一句林晚的不是,都能成为陈森对她大发雷霆的理由。
“爸说你洗碗用的水太多了,不知道节约!”
“哥说你昨天见到他没主动打招呼,没礼貌!”
“侄女说你买的零食不好吃,你怎么当婶婶的!”
林晚一旦稍有辩解或流露出一点不满,立刻会被扣上“瞧不起他家”、“不孝顺”、“不懂事”的大帽子,紧接着就是无休止的争吵和冰冷的冷暴力。
林晚感到窒息。她试图沟通,试图讲道理,但陈森根本不屑于听。他是高中生物老师,在学校里教书育人,讲着生命科学的大道理,回到家里,却用最原始的精神暴力对待自己的妻子。
更让她心寒的是,陈森一家似乎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同盟,而她永远是那个需要被排斥、被管教的外人。
婚后第二年,林晚怀孕了。孕期反应严重,陈森却嫌她娇气,婆婆更是话里话外暗示她怀的肯定是个女孩,“不中用”。十个月后,女儿出生了。婆婆一看是女孩,当场就拉长了脸,没待两天就借口家里忙回去了。
月子里,身体虚弱的林晚几乎得不到任何照顾。陈森以“怕影响明天上课”为由,搬到了书房睡。她不得不自己拖着产后疼痛的身体给孩子换尿布、冲奶粉。深夜孩子啼哭,吵醒了陈森,他冲进卧室就是一顿吼:“连个孩子都带不好!你还有什么用!”
婆婆偶尔打电话来,不是关心她的身体,而是传授各种“生男偏方”。出月子刚满一个月,陈森就在饭桌上正式提出:“咱们得抓紧时间生个二胎,给我家续上香火。”
林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着他那张斯文冷静的脸,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