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家各坐各的位子,唯有我身边是空着的。

赵琅贴心,凑到我身边给我塞了个橘子,趴在我耳边唤,“母妃。”

我垂眉蹭了蹭他的鼻子,说了句多谢。

宴中曲乐不停,我提着酒壶喝了个半醉。

寒霜弯腰提醒我不要再喝了,“王妃,当心身体。”

我说,我没醉。

话音刚落,就见内侍匆匆奔进,喘着气道,“皇上,定安王回来了。”

我一愣。

皇上欣喜,“快,宣王爷进殿。”

酒杯倾倒,打湿了桌案,我有些恍然的抬起头,就见大殿外走进来一道挺拔的身影。

定安王赵明珏是先帝十三子,此前一直驻守在西北,我从未见过。

这是我第一次见他。

我没想到,他和赵明致竟然有点像。

不,不是长相,而是形态背影,隔着点距离看,恍惚间以为是个旧人。

但我并不知道他长什么样。

因为他脸覆面具,遮住了长相。

西北一战惨烈,洛阳王身死,定安王也受了重伤,且伤了容颜,此后,他就戴了面具。

但伤了脸也比丢了命好。

我宁愿赵明致残了或者瘸了,也想让他回来。

可是并没有。

他死去的这两年,我一直觉得西北是个遥远的传说,是个隔山隔水的戏台子,里面的人都不是真人,留待我许多幻想的空间。

而今,定安王就站在眼前,却让我连自欺都不能了。

皇上与皇后正在关心的询问定安王近况,我却一句都不想听了,仰头喝干了杯中的酒。

7

除夕毕竟是团圆夜,就算是天子之家,也一团和气。

定安王与人说西北趣闻,我转身出了昭阳殿。

冷风能让人清醒,又好像让醉了酒的脑袋更昏沉。

我裹紧了身上的披风。

其实我很少醉,我爹是个酒坛子,我从小被他抱在怀里,耳濡目染沾染了他许多坏毛病。

与赵明致成亲后,我乐于伪装成一个贤良淑德的大家闺秀,但如今却不需要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他死了快两年了。

我也没有疯。

前日寒霜给我做新衣,还说我胖了两斤。

做寡妇做成我这样,搞不好要被人说嘴。

想到这,我低头笑了笑。

身后传来轻轻地脚步声,我回过头,看到了定安王的身影。

他露在外面的眼睛装满了浓重的愁绪,我甩甩头,再看,果然是自己的错觉。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我。

“十三皇兄。”我转身行了礼。

“不必客气。”他连说话的强调都与赵明致一般,让人熨帖。

“王爷怎么出来了?”

定安王向前走了一步,问我,“那弟妹呢?”

我说,“醉了,出来醒醒酒。”

定安王站在我身边,突然道,“对不住。”

我就知道免不了有此场景,我的夫君在他的地盘死了,他难辞其咎。

如果我是个泼妇,此刻应该拽着他的衣领让他还我夫君。

可他们赵氏皇室不像其他王朝,兄弟间关系很好,赵明致不止一次提到他英勇无敌的十三皇兄。

我不想让他丢脸。

所以我摇了摇头,说了句王爷不必自责。

“这是意外,谁也不想的。”

定安王听完没再多说,从怀里掏出一根玉簪递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