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更新时间:2025-09-13 02:16:12

接下来的半年,林昊就在养伤和与病痛的折磨中度过。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四处游荡,也不能再拉二胡——每当拉动琴弦,胸口的伤处就疼得他龇牙咧嘴,甚至会引发剧烈的咳嗽,咳出的痰中带着血丝。

他变得沉默寡言,整日里要么卧床不起,要么就呆呆地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那片已经结出青涩果实的油菜地。他的眼神空洞而绝望,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光彩。

村里人看他的眼神,也从最初的鄙夷、幸灾乐祸,渐渐变成了一种复杂的怜悯。毕竟,他是真的伤得不轻,而且,似乎也没有再听说他出去惹事生非。

然而,林昊内心的那股“不安分”的因子,却并没有因为身体的禁锢而消失。他骨子里,依然是个渴望自由、渴望激情的青年。长期的单调生活和内心的空虚,让他再次蠢蠢欲动。

就在他养伤快要结束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个戏班子,在村口的晒谷场上搭台唱戏。戏班子里有唱花旦的,扮相俊美,唱腔婉转;有拉板胡的,技艺精湛,引来阵阵喝彩。

林昊拄着一根拐杖,也去了戏场。他坐在人群的最后排,默默地看着台上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听着那咿咿呀呀的唱腔。戏文里的忠奸情仇、悲欢离合,似乎都在敲打着他那颗早已躁动不安的心。

戏散后,人群渐渐散去。林昊却独自一人留了下来。他看到戏班子里一个拉板胡的中年男人,正在收拾乐器。那男人约莫四十多岁,面色黝黑,但手指修长,动作娴熟。

“大哥,你拉板胡的手艺真好!”林昊走上前去,由衷地赞叹道。

那男人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兄弟过奖了,不过是混口饭吃罢了。”

“大哥是哪个戏班的?以前在哪儿唱过?”林昊与他攀谈起来。

两人越聊越投机。原来,这拉板胡的男人名叫陈三,年轻时也曾是县里剧团的台柱子,后来犯了事,才辗转流落到乡下来,加入了这个草台班子。

“兄弟,我看你气质不凡,是不是也喜欢这玩意儿?”陈三注意到了林昊的目光一直停留在他的板胡上。

林昊点了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我喜欢拉二胡。”

“二胡?”陈三来了兴趣,“巧了,我也会拉二胡。来,你拉一段我听听。”

林昊有些犹豫,他怕自己的“病秧子”形象吓到对方,也怕自己的技艺在行家面前献丑。但陈三的热情邀请让他无法拒绝。他从怀里掏出那把跟随他多年的乌木二胡,调试了一下琴弦。

当悠扬的琴声从他指间流淌出来时,陈三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虚弱不堪的年轻人,拉二胡的手法竟然如此娴熟,情感也是如此饱满。虽然只是随意拉了一段《良宵》,但琴声中的那份苍凉与孤寂,却深深地打动了他。

“好琴!好手艺!”陈三由衷地赞叹道,“兄弟,你这手艺,不该埋没在这穷乡僻壤里啊!”

陈三的出现,像一道微弱的光,照亮了林昊灰暗的人生。陈三见多识广,为人爽朗,他给林昊讲述外面的世界,讲述戏班里的奇闻轶事,讲述那些经典的戏曲故事。林昊听得入了迷,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陈三也发现,林昊不仅二胡拉得好,而且颇有灵气,很多东西一点就透。他对林昊说:“兄弟,你有这身本事,要是肯下功夫,将来一定能成大器!别窝在这山沟沟里,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