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更新时间:2025-10-20 03:34:19

五女儿张燕是个急性子,没等其他人到齐,就嚷嚷起来:“妈,我觉得折现好!您年纪大了,住楼房不方便,不如把钱分了,您跟着我们姊妹轮流住,咱们也能多照顾照顾您。” 她开了家服装店,最近资金周转不开,心里打着拆迁款的主意。

“你这话说的什么话!” 六女儿张婷刚进门就听到这话,立刻皱起了眉,“妈把咱们拉扯大不容易,怎么能想着分她的拆迁款?我觉得还是换套两居室,让妈住得舒服点,咱们姊妹谁有空谁就来照顾她。” 张婷是个家庭主妇,心思单纯,最看重亲情。

一时间,院子里吵吵嚷嚷的,姊妹们各执己见,谁也不肯让步。赵淑兰坐在藤椅上,看着女儿们争论的样子,心里既欣慰又难过。欣慰的是,女儿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难过的是,曾经亲密无间的姊妹,如今却因为拆迁款闹得面红耳赤。

就在这时,最小的九女儿张玥背着画板走进来,她刚从美术学院毕业,浑身带着文艺气息。“妈,姐姐们,你们别吵了。我觉得这院子不能拆,咱们可以跟居委会商量,把老院保留下来,改成民俗博物馆。您看,这院子的青砖灰瓦、木窗雕花,都是老北京的特色,要是拆了多可惜。”

张玥的话让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这个主意有点不切实际。张玲率先开口:“玥玥,你刚毕业不懂事,这民俗博物馆哪是那么好建的?需要不少钱,还得有人运营,咱们家哪有这个能力?”

“可是……” 张玥还想辩解,赵淑兰却摆了摆手:“玥玥的主意虽然有点难,但也不是不行。咱们先别吵了,中午我做你们爱吃的炸酱面,吃完饭咱们再慢慢商量。”

饭桌上,气氛依旧有些沉闷。赵淑兰看着女儿们,忽然叹了口气:“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吗?那时候家里穷,过年才能吃顿饺子,你们九个围着桌子抢,你大姐总是把最大的饺子夹给我,你三妹偷偷把肉丸子塞给最小的玥玥…… 那时候日子苦,可咱们一家人的心是齐的。”

女儿们都低下头,没人说话。张敏眼眶泛红,她想起小时候母亲半夜给她们缝衣服,手指被针扎得满是血泡;张慧想起自己高考那年,母亲每天起早贪黑给她煮鸡蛋,怕她营养跟不上;张燕想起自己结婚时,母亲把攒了多年的私房钱都给了她,让她在婆家抬得起头……

“妈,我错了。” 张玲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几分哽咽,“我不该只想着自己的卤味店,这院子是咱们家的根,不能就这么拆了。”

“我也错了,妈。” 张燕也红了眼眶,“我不该打拆迁款的主意,您放心,以后我一定常来看您,好好孝敬您。”

看着女儿们一个个认错,赵淑兰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她拿起筷子,给每个女儿碗里都夹了一筷子面条:“好了,过去的事就不提了。拆迁的事,咱们慢慢来,总会有办法的。只要咱们姊妹九个一条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饭桌上,映着一家人温馨的身影。胡同里的老槐树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暖意,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为这和睦的一家人祝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