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更新时间:2025-10-20 02:13:21

他的声音越来越激昂,仿佛带着某种魔力。他没有空喊口号,而是开始讲述汉高祖斩白蛇起义,光武帝中兴汉室的故事。他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感召力,将那些古老的英雄事迹与眼前的困境巧妙地联系起来。“想当年,光武帝以河北弹丸之地,尚能中兴大汉。如今曹公奉天子以令不臣,正是我等恢复秩序,重建家园的良机!若今日自相残杀,亲者痛,仇者快,岂不是让华夏大地,再添新坟?”

那些原本凶神恶煞的士兵,听着他的话,眼神渐渐变得迷茫。他们大多是河北人,被强征入伍,心里也厌烦这无休止的战争。苏廉的话,像一盏灯,照亮了他们心中早已模糊的家国概念。就在这时,城东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支人马杀了过来,为首的老将正是赵广。赵广曾受过苏家恩惠,接到蔡文昭的报信,立刻带兵前来。那袁军校尉见状不妙,又见军心浮动,只得恨恨地瞪了苏廉一眼,带人退走了。一场危机,暂时化解了。

---

## 第三章 士族之心

危机过后,苏廉在青州士族中的声望一夜之间水涨船高。那些原本对他这个寒门子弟不屑一顾的士族领袖,现在都开始主动上门拜访。苏廉知道,他们不是敬佩他,而是畏惧他展现出的那股能凝聚人心的力量。他利用这个机会,开始联合这些摇摆不定的士族,试图在青州建立一个相对稳固的自治区域,以抵御战乱的波及。

这天,他在家中宴请几位士族代表,其中就包括建安七子之一,如今在袁绍麾下任记室的陈琳。陈琳是青州人,此次是奉袁绍之命回乡安抚士族。酒过三巡,陈琳放下酒杯,看着苏廉,意味深长地说:“苏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退逢纪之兵,此等‘言志之术’,琳平生仅见。只是,先生可知,匹夫之勇,难成大事。这天下,终究是士族与豪强的天下。”

苏廉心中一凛,他知道陈琳是在试探他。他笑了笑,回应道:“陈公所言极是。苏廉一介寒门,岂敢妄谈天下。只是,士族也好,豪强也罢,其根基终究在民。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只知争权夺利,不顾百姓死活,再大的基业,也不过是沙上之塔。”

陈琳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随即又摇了摇头:“道理是这个道理,可如今这世道,拳头大才是硬道理。袁本初兵强马壮,曹孟德雄才大略,先生依附于谁,都比在这青州孤军奋战要好。”

“依附?”苏廉的语气冷了下来,“我等依附的,不该是某个诸侯,而应是‘治世’这个理想。无论是谁,只要他能行仁政,安百姓,我等便辅佐他。若其不然,便是天下公敌。”他的话掷地有声,让在场的士族们都陷入了沉默。他们习惯了依附强者,从未想过自己可以选择“理想”。

宴会不欢而散。陈琳离开时,单独拉住了苏廉,低声说:“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只是太过理想。袁绍外宽内忌,曹操多疑好杀,都不是能容下先生这等‘治世派’的明主。你好自为之。”说完,他便转身离去,留下苏廉一人在夜风中沉思。他知道陈琳是好意提醒,但他心中的那团火,又岂能轻易熄灭?他望着天上的残月,内心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孤独。他的“言志之术”能激发人心,却似乎无法真正改变这盘根错节的士族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