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今天起这么早?】
【这地方看着好有年代感】
【不会又是恰烂饭吧,昨天那烤冷面明显不行】
直播间在线人数缓慢上涨到三位数,沈知味终于开口,声音经过麦克风处理后少了些沙哑,多了几分沉稳:“判断一家豆浆铺好不好,先看三点。” 他镜头一转,对准墙角的黄豆筐,“第一,看原料。李婆婆用的是本地小黄豆,颗粒饱满,没经过漂白,这种豆子出浆率虽低,但香味足。”
老太太闻言直起腰,惊讶地看着他。
“第二,看工艺。” 沈知味走到锅边,蒸汽在镜头上蒙上层水雾,“传统煤炉慢火熬煮,比电锅多出三分焦香。但要注意火候,过了会发苦,欠了则豆腥味重。” 他伸出手指在锅沿轻轻碰了下,“现在这个状态刚好,泡沫边缘开始泛黄,是最香的时候。”
【听着好专业啊】
【这主播以前不是只会说 “好吃”“不错” 吗?】
【蹲一个,看看味道到底怎么样】
第一锅豆浆起锅时,沈知味要了碗甜浆配两根油条。他没有像林晓那样对着镜头狼吞虎咽,而是先用勺子舀起一勺,在嘴边轻轻吹了吹。
“豆浆的甜度很关键,” 他对着镜头缓缓道,“真正的好豆浆不需要太多糖,这碗里的蔗糖量控制得刚好,既能中和豆腥味,又不会盖过本身的醇香。口感绵密,没有颗粒感,说明磨浆时滤得很细。”
他咬了口油条,酥脆的声响透过麦克风传到直播间:“油条用的是老面发酵,碱味很淡,油温八成热时下的锅,所以外酥里软。看断面的气孔,分布均匀,说明和面时醒发得很到位。”
老太太听得直乐:“小伙子懂行啊!好多人来就知道说甜了淡了,没你说得这么细致。”
沈知味笑了笑,把镜头转向墙上的价目表:“最重要的一点,性价比。一碗豆浆两根油条,五块钱。在现在这个物价,能吃到这样的品质,值得专程早起。”
【已记地址,周末去打卡!】
【突然饿了是怎么回事】
【主播今天像换了个人,粉了粉了】
直播结束时,在线人数已经突破一千,后台收到了几十条关注提醒。沈知味看着手机里新增的粉丝数,嘴角勾起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他付账时特意多给了五块钱:“婆婆,您这手艺,值得涨价。”
老太太把钱塞回他手里,往他包里塞了两个刚炸好的油饼:“做生意要讲良心,钱够花就行。小伙子明天再来啊!”
走在晨光渐亮的巷子里,沈知味咬了口油饼,酥脆的面香混着温热的油脂在口腔里炸开。他忽然想起自己以前常去的那家米其林餐厅,主厨花三个月研究出的分子料理,未必有这口热乎的油饼来得实在。
手机震动起来,是林晓母亲的电话。沈知味深吸口气接起,用尽量温和的语气说:“妈,那个姑娘我下午去见。”
有些事,总得面对。
3 相亲桌上的暗流
下午两点的咖啡馆里,空调开得足。沈知味对面坐着的姑娘叫苏晴,穿着米白色连衣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正低头搅动着面前的拿铁。
“林先生是做直播的?” 苏晴抬起头,睫毛很长,眼神里带着点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