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毕业宴上的“异类”
六月的江城把望湘园酒店烤得发烫,包厢里的冷气却裹着啤酒泡沫的腥气,压得人喘不过气。
张鹏把手机往圆桌中央一推,屏幕上腾讯产品经理Offer的电子文档亮得刺眼,年薪三十万的数字下面,还标着“年度体检”“免费健身房”的福利,他翘着二郎腿晃着皮鞋,说“全国就招五个,我从三面杀到终面”。
李娜拨了拨烫卷的长发,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划着字节跳动的组织架构图,声音甜腻却带着炫耀“我们部门明年有晋升名额,我只要再做两个爆款项目,就能涨薪到两万五”。
邻座的赵宇举着啤酒杯凑过来,杯子里的泡沫洒在桌布上,他说“我签了杭州的中小厂,月薪八千包住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满桌的人都在说Offer、谈薪资、聊未来规划,只有闵文清坐在角落,面前的糖醋排骨没动几口,白衬衫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上那块旧电子表。
张鹏注意到他的沉默,伸脚踢了踢他的椅子腿,语气带着戏谑“闵文清,你投的那几家大厂,总不能连拒信都没收到吧?”
李娜跟着笑,指尖敲了敲桌面“要是实在找不到工作,我可以帮你内推我们公司的外包岗,虽然月薪只有五千,但至少在城里混,总比回农村强”。
闵文清放下筷子,指尖在冰凉的玻璃杯壁上蹭了蹭,声音平静得没有波澜“我不找工作,回村种地”。
“噗——”邻座的男生刚喝进去的可乐喷了半桌,他抹着嘴笑“种地?你读四年计算机,最后去刨土?早知道这样,你当初还不如跟着你爸去种玉米,省得浪费四年学费”。
张鹏拍着桌子直乐,眼泪都快笑出来“兄弟,你要是想体验生活,我给你找个农家乐兼职,一天两百块,比你自己种地轻松多了”。
李娜收起笑容,推了推金边眼镜“文清,找不到工作不丢人,装什么‘归隐田园’的清高?大家都是同学,没必要这样”。
其他同学也跟着附和,有人掏出手机对着闵文清拍照,有人小声议论“读书读傻了吧”“真是可惜了这大学文凭”,还有人在同学群里发“闵文清要回村种地”的消息,配着“哭笑不得”的表情包。
闵文清没辩解,也没看满桌的嘲讽,他伸手拿起椅背上的帆布包,指尖攥紧了包底那叠省农业研究所的资料单——上面记着老家闵家村的土壤数据,还有高糖樱桃番茄的培育参数,是他上个月特意跑了三趟农科院抄来的。
他站起身,对着满桌喧闹点了点头,转身拉开包厢门,门外的热浪涌进来,裹着路边烧烤摊的香味,比包厢里的虚伪舒服多了。
张鹏在他身后喊“哎!别急着走啊!再聊聊你那‘田园梦’,让我们也开开眼!”
闵文清没回头,脚步没停,帆布包里的资料单被他攥得发皱,却比任何大厂Offer都让他踏实——他知道,那些嘲笑他的人,永远不懂土地里藏着的机遇。
他走到公交站,掏出手机看了眼闵家村的天气预报,明天晴,适合考察荒地,他早就跟村支书打过招呼,村里那片荒了三年的地,他要定了。
公交来了,他抬脚上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的高楼渐渐后退,变成成片的稻田,他拿出资料单,借着窗外的光,又看了一遍樱桃番茄的种植要求——酸性土壤、充足光照、昼夜温差大于10度,每一条都跟老家的条件完美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