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更新时间:2025-10-19 01:47:20

归燕堂前寻旧主

暮春的雨总带着黏腻的湿意,打在归燕堂的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苏晚卿握着账册的手指微微收紧,宣纸上“城南布庄”四个朱笔批注的字迹,在昏沉的天光里显得格外刺目。

“小姐,前院来人了,说老爷的船明日一早就到码头。”贴身丫鬟青砚撩着湿漉漉的竹帘进来,手里的油纸伞还滴着水,“听说是……被贬斥回京的,还带着位姓柳的夫人。”

苏晚卿抬眼,窗外那株百年海棠正落着花瓣,粉白的瓣子沾了雨水,贴在窗棂上,像哭过的泪痕。她指尖划过账册上密密麻麻的数字,这是近三年来母亲陆氏着力扩张的产业——从城南布庄到城西粮铺,再到运河边的三座货栈,皆是用母亲的嫁妆钱滚出来的营生。昨日母亲还带着她去了趟顺天府,将所有产业的地契、账册都改到了她名下,只留下那座位于城东、原属陆家祖宅的小院落,以及箱底那些压着年月的金银首饰。

“我知道了。”苏晚卿将账册合上,紫檀木的封面上,“苏氏产业”四个鎏金大字是母亲亲手题的,笔锋凌厉,全然不像寻常世家主母的字迹。她起身时,发间的珍珠钗轻轻晃动,映着铜镜里那张尚带稚气却已显沉静的脸。

三年前父亲苏文渊任江南盐铁转运使时,母亲便带着她搬离了拥挤的苏家老宅,在这城南买了座三进的院子,取名“归燕堂”。那时母亲便说:“女子立身,需有自己的根基,不能总靠着夫家。”苏晚卿当时只当是母亲怕她在老宅受庶母苛待,如今想来,母亲怕是早有预料。

掌灯时分,陆氏才从外面回来。她卸下沾着雨珠的素色披风,露出里面半旧的湖蓝襦裙,裙角绣着的缠枝莲已有些褪色。“都安置好了?”陆氏接过青砚递来的热茶,指尖因连日奔波泛着红。

“地契都存进了顺天府的库房,账房先生也换了咱们的人。”苏晚卿看着母亲眼底的青黑,“娘,您歇会儿吧,剩下的事我来处理。”

陆氏却摆了摆手,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推到苏晚卿面前。盒里铺着暗红绒布,放着一枚羊脂玉簪,簪头雕着小巧的飞燕,是陆氏出嫁时,陆家老太太亲自给她插上的。“这簪子你收着,往后归燕堂的中馈,也该交到你手上了。”

苏晚卿一愣,抬头便撞进母亲沉静的眼眸。陆氏的眼角已有些细纹,却依旧挺直着脊背,像极了归燕堂后院那株耐旱的枣木。“娘,您还年轻,怎么说这话?”

“我年轻,可苏家的日子,不年轻了。”陆氏呷了口茶,语气平淡,“你父亲这一贬,怕是要闲在家里。那位柳夫人是江南盐商的女儿,陪嫁丰厚,想来是要在苏家立住脚的。咱们娘俩的营生,得早早划清界限,免得日后被人视作肥肉。”

苏晚卿攥紧了那枚玉簪,冰凉的玉质贴着掌心,让她忽然想起七岁那年,父亲刚考中进士,带着她们娘俩去逛庙会。那时父亲还不是后来那个趋炎附势的官员,会蹲下来给她买糖人,会笑着对母亲说“往后定让你们娘俩过上好日子”。可从什么时候起,一切都变了呢?是从他攀附权贵,娶了庶母李氏开始,还是从他为了升迁,硬生生将母亲的陪嫁银子拿去疏通关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