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寺的钟声在晨雾中缓缓荡开,浑厚而悠长,惊起几只栖息在山林间的雀鸟。了尘和尚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寺门,深吸一口山间清冷的空气,开始他每日的早课——清扫寺前石阶。
这座名为“静心”的小寺坐落在半山腰,已有百年历史。红墙斑驳,青苔爬满了墙角,寺内只有三间禅房和一座正殿。寺中香火不算旺盛,却也清净自在。了尘今年二十有五,八年前因家道中落,看破红尘,在此剃度出家。师父慧明法师三年前圆寂后,寺中便只剩他一人守候。
石阶两旁的古柏苍劲挺拔,据说已有三百年树龄。晨露沾湿了灰尘的灰色僧袍,他却浑然不觉,专注地扫着前夜飘落的枯叶。忽然,石阶下方传来一声闷响,似是重物落地之声。
了尘放下扫帚,快步向下走去。在石阶转弯处,只见一个身影侧卧在地,那是一位年轻女子,面色苍白如纸,浅绿色的裙摆被荆棘划破几处,脚踝处有明显肿胀,渗着丝丝血迹。
“施主?”了尘蹲下身,轻声唤道。
女子微微睁眼,长睫轻颤,声音虚弱:“救,救我...”
了尘犹豫片刻。佛门清静地,女子乃红尘中人,本不该轻易带入寺中。但见女子伤势不轻,他终究不忍,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便将女子轻轻抱起。那女子轻得像一片羽毛,在了尘怀中微微颤抖。
禅房内,了尘将女子安置在榻上,取来清水和药膏。他小心翼翼地清洗伤口,动作轻柔而熟练。女子脚踝处的扭伤不轻,肿得老高。了尘取出自制的草药膏,仔细为她敷上。
“多谢师父相救。”女子微微颔首,声音依然虚弱,“小女子姓林,名婉清,本是上山寻亲访友,不料失足摔伤。”
了尘将药碗放在桌上,目光避开女子,只盯着地面:“林施主暂且在此休养,小寺简陋,还望海涵。”
2
接下来的日子,林婉清在寺中偏厢养伤。了尘每日送来斋饭汤药,却总是低眉顺目,不多言语。婉清时而试图与他交谈,他也只简短应答几句便借口做功课离开。
婉清脚伤渐好,便开始在寺中帮忙打扫庭院。了尘多次婉拒,她却笑道:“师父救我一命,做些小事不足为报。佛门不是说,行善积德是好事么?”
这日午后,了尘正在大殿诵经,忽闻一阵清越歌声自后院传来。他循声走去,见婉清坐在后院古柏下,轻抚古琴,吟唱古诗。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一层金边。微风轻拂,她的发丝随风飘动,宛若画中仙子。
了尘站在廊下,不觉听入了神。自入佛门以来,他从未如此近距离聆听女子歌声,更不曾有过这般心动之感。那歌声清越悠扬,如山涧清泉,沁人心脾。
婉清曲毕抬头,看见了尘,嫣然一笑:“师父也觉得这曲子好听?”
了尘慌忙合十:“施主的歌声...确实动人。只是小寺乃清修之地,不宜...”
“不宜尘世音律,是吗?”婉清轻轻摇头,“可佛家也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音乐若能净化心灵,又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了尘语塞。这女子的话语,竟让他这出家之人难以反驳。
雨季来临,山寺连日笼罩在蒙蒙烟雨中。这日深夜,雷声大作,了尘检查寺院门窗时,忽闻偏厢传来惊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