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没有人把这场雾当回事。
最初只是清晨时缭绕山间的薄纱,给这座新建的生态小镇平添了几分诗意。
然后,这片雾开始拒绝在午后散去,像一块赖着不走的灰色幕布,悬停在城市上空。
当人们终于察觉到阳光已经缺席了太久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早已被困在了这无声的牢笼里。
01 迷雾初现
「今天的雾又浓了,能见度估计不足二十米。」
「可不是么,我昨天开车差点追尾。这鬼天气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电梯里,两个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低声抱怨着。
我戴着口罩,默默地站在角落,按下负一层的按钮。
我是林薇,一名古籍修复师,半年前搬到这个名为“回音谷”的新式居住区。
这里远离市区,环境清幽,毗邻一座私人博物馆,我的工作室就在那里。
走出电梯,地下车库的照明灯在浓雾中晕开一圈圈模糊的光晕,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潮湿和淡淡的金属锈味。
我快步走向我的车,只想尽快离开这令人不适的环境。
“你最好检查一下你车子的空气滤芯。”
一个略显沙哑的男声冷不丁地从旁边传来。
我吓了一跳,循声望去。
隔壁车位停着一辆硬派越野车,一个穿着工装外套的男人正俯身捣鼓着引擎盖下的什么东西,头也没抬。
他是我名义上的邻居,住在我对门,但我搬来半年,除了偶尔在电梯口瞥见他扔的垃圾袋,几乎没见过真人。
“……谢谢。”
我迟疑地回应了一句,心里却把他归为了“爱管闲事的怪人”。
坐进车里,我还是下意识地检查了一下内循环系统。
车窗外,世界是一片混沌的灰,连绵的群山轮廓消失不见,只有近处的建筑在雾中若隐若现,像海市蜃楼。
发动汽车,雨刷器徒劳地刮着,在玻璃上留下一层细腻的、油腻的灰色尘埃。
这雾确实有些不对劲。
我工作的私人博物馆安保严密,拥有独立的恒温恒湿和空气循环系统,像一座与世隔绝的堡垒。
一投入工作,外界的异常便被我抛诸脑后。
我正在修复一卷宋代的残经,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极致的专注。直到傍晚下班,同事递给我一个KN95口罩。
“拿着吧,林老师。新闻上说这雾里污染物超标,外面好多人开始咳嗽了。”
“这么严重?”
“谁知道呢?专家说是罕见的‘工业平流雾’,让大家没事少出门。”
回家的路上,我打开了车载广播。
“……气象部门提醒市民,本次大雾天气预计还将持续一周以上,空气质量已降至重度污染,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市民请尽量避免外出……”
一周?我皱了皱眉。
出于职业本能,我对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
任何微小的尘埃、湿度或污染物的波动,都可能对脆弱的古籍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回到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我那套昂贵的专业级空气净化系统。
确认了滤网状态和密封性后,我才稍稍安心。
我的家,某种程度上也是我的另一个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