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冬日捞蚌
天还没亮,牛耀祖就被一记冰凉的手掌拍醒。
“起来!捞蚌去!”
母亲的声音像铁锅刮锅底,又冷又硬。他缩在破棉被里,冻得牙齿打颤,眼皮都睁不开。屋外寒风呼啸,吹得土墙“咯吱”作响,窗纸被撕开一道口子,冷风像刀子一样割进脖颈。
“娘……天还没亮……”耀祖喃喃着,声音发抖。
“天亮了你就捞不着了!”母亲一把掀开被子,棉衣直接甩他脸上,“你是男娃,骨头要硬!全村人都指着你出息,你还敢赖床?”
耀祖咬着嘴唇,不敢哭。他知道,哭也没用。
他哆嗦着穿好那件补了十七个补丁的棉袄,脚上套着一双露脚趾的胶鞋,跟着母亲走向村边的小河。河水结着薄冰,像一层碎玻璃浮在上面。母亲递给他一只锈迹斑斑的铁钩和一个破竹篓。
“捞满一篓,能换三十块,够你下个月的作业本钱。”母亲说。
耀祖蹲在河边,手指刚碰到水,就疼得缩回来——那水不是冷,是刺骨的疼,像针扎进肉里。
“下!”母亲一声令下。
他闭上眼,一脚踩进河里。
冰碴子割破脚背,河水瞬间漫过小腿。他咬着牙,在河底摸索。手指被蚌壳划破,血混在水里,冻得发紫。他捞了半篓,人已经站不稳,嘴唇发青。
“再捞点!”母亲在岸上催。
“娘……我……我快站不住了……”
“站不住也得站!”母亲厉声,“你姐嫁瘸子换的学费,你敢浪费?”
耀祖眼泪终于滚下来,混着河风冻在脸上。
他不知道,这是他人生中第一道红手印——不是签在纸上,是刻在骨头里的。
2 代笔少年
十二岁,耀祖成了全村的“笔杆子”。
村长家堂屋,一张破木桌,一盏煤油灯,一支秃毛笔。
“耀祖,写封信给县里扶贫办,就说咱村修路缺钱,申请五万补助。”村长笑呵呵地递来一张皱巴巴的纸。
耀祖低头写,字迹工整。他写完,村长又递来一张贷款担保书。
“按个手印,替李家老三担保两万贷款,他拿去养猪,年底还。”
耀祖抬头:“村长,我……我没成年……”
“你可是咱村最有文化的!”村长拍他肩,“你按了,大家才信你。你是咱村的希望,这点忙都不帮?”
耀祖低头,咬破手指,按下手印。
那天晚上,他梦见自己被无数张纸埋住,每张纸上都写着“担保人:牛耀祖”。
他开始逃学。
但母亲抓他回来,一巴掌扇在脸上:“你逃?你姐退学供你读书,你逃?”
姐姐在灶台边低头洗碗,手背冻裂,血丝混在洗碗水里。她没说话,但耀祖看见她眼眶红了。
第二天,他又坐在了村长家的桌前。
从那以后,他成了“义务文书”——写信、填表、代签合同、按手印。村里谁家借钱,都要他担保。他成了全村的“信用背书”。
而他的课本,永远沾着煤油和血迹。
3 血换钱
十七岁生日那天,村长带他去了村卫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