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声渐行渐远,李海山却陷入了沉思。他必须想办法活下去,而活下去需要食物、住所,最重要的是——给灵溪充电的方法。
但在这个连电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世界,这简直是无解难题。
“灵溪,扫描周围环境,寻找可能的充电方式。”他习惯性地下达指令,随即自嘲地笑了笑——明明知道不可能有结果。
然而令他惊讶的是,灵溪竟真的有了回应:“扫描...完成...未发现...标准电源...建议...尝试...非传统...能源...”
“非传统能源?”李海山精神一振,“比如什么?”
“热能...光能...动能...可能...通过...转换...”
虽然提示断断续续,但李海山明白了意思。他急忙在庙内翻找,最终在香案底下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火折子。他记得古人用这玩意生火。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终于点燃了一小堆柴火,然后将灵溪的充电接口尽可能靠近火焰。
“检测到...热能...但...不足以...转换...”灵溪的声音依然微弱。
李海山叹了口气,将灵溪收回怀中。看来这条路行不通。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庙外传来了熟悉的声音:“老神仙!老神仙可在?”
是昨天的周妇人。她提着一个竹篮,满面春风地小跑进来。
“老神仙,灵验了!灵验了!”她激动得语无伦次,“昨日听完老神仙的故事,回家路上竟真在村口捡到一个弃婴!虽不是男丁,但婆婆说女娃也好,先养着招弟!”
李海山愣住了,这巧合也太离谱了。
周妇人不等他回应,便将竹篮塞到他手中:“这是奴家今早蒸的馍馍和一壶米酒,谢老神仙指点之恩!”
看着篮中还冒着热气的食物,李海山喉头动了动。他已经一天多没吃热食了。
“夫人客气了,这是夫人自己积的福报,与老夫无关。”他勉强保持着“老神仙”的架子。
“怎会无关!”周妇人压低声音,“邻里都说,听见老神仙的宝器发出仙音了!定是仙童显灵!”
李海山心中一动。看来这些古人将灵溪的提示音当成了什么“仙音”。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形成。
送走千恩万谢的周妇人后,他一边吃着热馍馍,一边思考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既然古人将灵溪当作“仙器”,何不借此谋生?等攒够钱,也许能找到回去的方法,或者至少改善生存条件。
说干就干。他在破庙中找了块破木板,用炭块歪歪扭扭写下“解忧摊”三个大字。又向路过的小童讨了些稻草,编成个简陋的垫子。
清晨的镇口渐渐热闹起来。赶集的、卖菜的、做工的,人们看到这个穿着怪异的老头和他那块奇怪的招牌,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最初无人问津,直到一个满脸愁容的书生路过,瞥见招牌后嗤笑一声:“解忧?忧能解乎?”
李海山捋捋并不存在的胡须,高深莫测道:“忧虽难解,却可化之。少年有何烦恼,不妨一说。”
书生本是随口一问,见老者应答,便停下脚步:“晚生苦读诗书,却屡试不第。如今家道中落,双亲年迈,不知该继续攻读,还是弃文从商,实在忧愁。”
李海山心中暗喜,表面却不动声色。他低头对怀中的灵溪轻声道:“灵溪,分析这个问题,给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