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厚羽绒服:她之前的羽绒服都是薄款,适合城里的暖气房,农村户外零下十几度根本扛不住。她查了“羽绒服选购攻略”,重点看“充绒量”和“含绒量”——充绒量要200g以上,含绒量90%以上才够暖。最终选了两件“军工款加厚羽绒服”,一件黑色(耐脏,适合外出),一件藏青色(轻便,适合在家穿),尺码选了宽松款,里面能套毛衣,还能留着给妈妈穿。客服说“这件能抗-30℃低温”,林晚特意问了有没有退换货保障,怕尺码不合适,客服承诺“7天无理由,退换包邮”,她才放心下单。
保暖内衣和袜子:她没买普通的纯棉款——纯棉吸汗后会变冷,反而更冷。选了“加绒加厚德绒款”,页面写着“自发热,吸湿排汗”,买了3套,全家各一套;袜子选“羊毛袜+加绒款”,买了20双,够冬天换着穿。还特意给爸爸买了“加绒防滑棉鞋”,鞋底是橡胶的,纹路深,冬天走结冰的路不容易滑倒。
第二步:解决“断水”问题——手动工具是“刚需”
妈妈说的“水管冻裂”提醒了林晚,农村的水管大多是露天的,冬天很容易冻住,就算包了棉絮,也难免出问题。这时候,手动工具就成了救命的关键。
她先联系了陈屿,微信发消息:“你之前说的手动水泵,买了吗?我妈说老家水管冻裂了,我也想备一个,不知道选哪种。”
陈屿几乎秒回:“我上周买了,还没寄回老家,你要是没买,我带你去那家五金店,老板懂行,能帮咱们选。”
两人约在周六上午,一起去城郊的五金店。老板见他们又来了,笑着迎上来:“姑娘,上次买的医疗工具好用不?这次想买啥?”
“手动水泵,要能抽井水的,耐冻的。”林晚说。
老板领着他们到货架前,拿起一个铸铁材质的水泵:“就选这个,铸铁的耐冻,-25℃都不会裂,抽水量也大,一分钟能抽3升水,比塑料的好用多了。你看这个接口,是螺纹的,能直接接水管,不用自己缠生料带。”
陈屿接过水泵,掂量了一下:“挺沉的,质量不错。老板,这个怎么安装?要是水管冻裂了,能不能直接抽井水用?”
“能,”老板拿出说明书,一边指一边说,“把进水口接在井里的水管上,出水口接家里的水桶,摇这个把手就行,不用电,老人也能摇得动。我再送你点生料带,万一接口漏了,缠上就行。”
林晚和陈屿各买了一个,老板还额外送了“水管保温棉”——是那种带铝箔的,比普通棉絮保温效果好,林晚买了10米,打算回老家给水管全包上。
除了手动水泵,林晚还买了“水桶”——选了食品级PE材质的,20L容量,买了5个。理由是万一断水,能提前存水,PE材质安全,装饮用水也没问题,而且耐摔,就算冬天冻住了,也不会裂。
第三步:解决“断电”问题——发电机要“实用”
农村停电是常事,尤其是冬天,暴雪压断电线,可能停两三天。之前囤的医疗物资里,电子血压计、吸痰器都需要电,所以发电机必须备,但怎么选,林晚完全不懂,全靠陈屿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