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更新时间:2025-10-17 04:04:12

第四类:防护与辅助用品

- 医用口罩:分“N95口罩(独立包装)×100个”和“普通医用外科口罩×500个”。理由是N95口罩防飞沫、防粉尘,适合灾害时外出用,普通口罩适合日常在家或短时间外出,节省N95的用量。

- 医用手套:选“一次性乳胶手套(无粉)”,100只/盒,买10盒。理由是接触伤口、处理食物时戴手套,能防交叉感染,无粉的戴起来舒服,不会刺激皮肤。

- 医用酒精:选“75%浓度,100ml/瓶”,买20瓶;“酒精湿巾”,10片/包,买50包。理由是75%酒精杀菌效果最好,100ml小瓶装方便携带,酒精湿巾适合外出时擦手、擦物品表面,比瓶装酒精安全,不容易洒。

- 体温计:选“电子体温计×2个”和“水银体温计×5个”。理由是电子体温计快,1分钟出结果,适合孩子和老人;水银体温计准,万一电子体温计没电,水银的能备用,但要注意防摔,摔碎了要及时处理汞。

第五类:医疗工具

- 手动吸痰器:选“便携式硅胶款”,买1个。理由是妈妈有哮喘,万一发作时痰液堵塞气道,手动吸痰器能应急,硅胶材质软,用起来不疼,而且不用电,停电也能用。

- 血压计:选“电子血压计(上臂式)”,买1个;“水银血压计×1个”(备用)。理由是电子血压计爸爸自己就能测,操作简单,水银血压计准,林晚自己会用,能当备用。

- 听诊器:选“医用双用听诊器”,买1个。理由是林晚能用来听爸爸的心率、妈妈的呼吸音,判断有没有异常,比单纯靠症状判断更准确。

- 剪刀:选“医用拆线剪刀”,买2把。理由是这种剪刀头圆,不容易划伤皮肤,能剪绷带、纱布,还能剪开药品包装,比普通剪刀安全。

列完清单,林晚又对着《急救指南》核对了一遍,确保没有遗漏关键物资。她知道,这些物资不能全从医院买——医院的处方药有规定,一次最多开两周的量,而且急救用品是科室共用的,不能私拿。所以她得分三个渠道采购:医院药房买一部分慢性病药,线上医疗器械店买急救包组件和工具,线下药店补常用药和防护用品。

第二步:分渠道采购,把“专业”落到实处

周三早上,林晚先去了医院药房。她找到平时熟悉的药师王姐,递上爸爸的病历本:“王姐,我爸的降压药快没了,能不能多开几瓶?他最近不方便来医院,我顺便帮他带回去。”

王姐接过病历本,看了看:“硝苯地平片啊,按规定一次最多开一个月的量,不过你爸是老病人了,我帮你申请下,最多开两个月的,5瓶肯定不行。”

“那麻烦王姐了,能开多少开多少,剩下的我再想办法。”林晚笑着说。王姐最终给她开了2瓶硝苯地平片、1瓶沙丁胺醇气雾剂,还提醒她:“哮喘药要放在2-8℃的环境里,家里有冰箱的话,放在冷藏室,别冻着。”

从医院出来,林晚直接去了家附近的医疗器械店。店里的老板是个退休护士,很懂行,听林晚说要备应急医疗物资,立刻给她推荐:“姑娘,你要的卡扣式止血带,我这有军工款的,比普通的结实,能重复用,就是要记得每次用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