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更新时间:2025-09-13 00:26:08
“那些旧账,正好推到前任头上。至于加收的‘辛苦钱’、‘折损费’,账面上做得漂亮点,都是‘必要开支’。”李文炳的声音冷静而贪婪,“记住,我们要的是细水长流,像周巡抚那样吃相难看,迟早出事。” “是是是,大人深谋远虑。只是…近来沿河有些刁民,似乎对加费有所怨言,还有几个老仓吏,怕是看出些端倪…” “哼,不识时务者,运河年年淹死人,河神收几个祭品,不是很正常吗?”李文炳语气阴冷。

陈雪明白了。这李文炳比胡奎、周廷儒更为狡猾,他打着改革的旗号,行的是重新划分利益蛋糕、建立更隐蔽贪腐网络之实,甚至不惜杀人灭口!

陈雪的风魂掠过省界,直抵帝国心脏——京城。在这里,她感知到的贪腐不再是地方官吏的肆无忌惮,而是更深沉、更系统化、包裹在繁文缛节和权力制衡中的庞然大物。

她的目标锁定在户部管理漕运银饷的一个司衙。通过附身一位具体经手的小吏,她迅速摸清了一个惊人的黑幕:每年数百万两的漕银,从拨出到地方,竟有近三成通过“火耗”、“折损”、“解运费用”等名目被层层盘剥,形成一个由户部官员、漕运官员、地方大员乃至京中勋贵共同构成的庞大利益网络。

而一位户部侍郎正是此网络在朝中的核心保护伞。

陈雪决定故技重施。她等待李文炳一次巡视途中,因接待京城钦差过量饮酒后,成功附体。

掌控这具躯体后,陈雪(李文炳)立刻感受到一种更为谨慎、精于计算的贪婪。她(李)没有急于揭破,而是首先充分利用御史的权威和查账权力。

她(李)以“深入调研、优化新政”为名,大幅增加巡视次数,深入各个漕运关卡、仓库,召见底层吏员、账房先生甚至退伍的老漕丁。

在附体带来的超凡感知下,任何账目上的猫腻、仓廪中的虚实、吏员眼神中的闪烁,都无所遁形。她(李)默记着每一处疑点,每一个可能知情或被压迫的关键人物。

同时,她(李)又效仿李文炳之前的做法,但更加变本加厉——不断批准加收各种名目的费用,并强行推动几个明显有利于那几位勾结粮商的“新政”。此举引得怨声载道,却也让那些得益者更加得意,放松了警惕,更深地捆绑在李(陈雪)的战车上,留下了更多无法抵赖的罪证。

一天,她(李)接到心腹密报,称有两个老仓吏欲联名上书告发。按照李文炳原本的性格,必然是暗中处理掉。但陈雪(李文炳)却批示:“将此二人严密监控,但勿动他们。将其上书内容套出,朕…本官要亲自看看他们掌握了什么。”

这份“上书”很快被抄送而来,里面详细列举了李文炳一伙虚报损耗、苛敛杂费、私卖官粮的证据。陈雪(李文炳)利用这些线索,反向追查,迅速掌握了更核心的账本和往来书信所在。

陈雪选择了附体这位户部侍郎潘世仁。一次在户部内部核算年度漕银账目的重要堂会上,正当潘世仁及其党羽准备用精心伪造的账目蒙混过关时,“潘世仁”(陈雪)突然发难。

他(她)一改平日的老成持重,面色铁青,竟不顾在场众多官员,开始滔滔不绝地详细剖析漕银贪墨的每一种手段、每一层瓜分比例、每一个经手官员,甚至当场报出了几处秘密账本和藏匿赃银的私库地点!其叙述之精准、细节之详实,令满堂皆惊,其党羽面如死灰,试图阻止却被“潘世仁”厉声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