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更新时间:2025-10-17 01:08:56

他顿了顿,环视一周那些或疑惑或讥讽的目光,继续道:“如此,一则可迅速组织起庞大劳力,加快工程进度;二则,流民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能养家糊口,避免坐吃山空,心生怨怼,可保京城安定;三则,工程本身能改善受灾状况,恢复生产,可谓一举三得!”

“荒谬!”一位老臣立刻出言反驳,“流民饥肠辘辘,哪有力气做工?况且数万人聚集,管理已是难题,如何组织施工?若引发骚乱,谁人负责?”

“这位老大人所言极是。”陈默不卑不亢,“故臣之疏中,附有‘流民管理及工程组织细则’。”

他转向李世民,侃侃而谈:“首先,需对流民进行登记造册,按籍贯、技能、家庭情况编成‘保甲’,十户一甲,十甲一保,择其德高望重或有威望者为甲长、保长,层层负责,实现民民相管。”

“其次,对参与工程的青壮,进行初步分工。身强力壮者,负责取土、运输、夯筑等重活;稍有技艺者,可负责木工、砌石等技术活;甚至妇人,亦可负责烧水、做饭、缝补等辅助工作,按劳计酬,每日结算口粮或少量工钱,确保其基本生存。”

“最后,也是关键所在,需引入新的施工技术与工具,大幅提升效率,方能以有限的资源,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臣所制‘水泥’,正堪大用!”

提到水泥,殿内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那东西的神奇,已有不少人听闻。

李世民看着帛书上条理清晰的规划,甚至还有简单的流程图和表格,眼中闪过一丝惊异。这绝非一个寻常工匠能有的思路,其条理之分明,考虑之周全,隐隐有种超越时代的秩序感。

“陈爱卿,依你之见,修复溃口,需多少人手,多少时日?”李世民沉声问道。

“若按旧法,纵有万人,恐也需月余,且难保不再溃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