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告别
暴雨在青藤大学上空盘踞了整整三天,像是要把这座百年校园里藏了三十年的阴霾,都顺着红砖缝隙冲刷干净。清晨六点,最后一滴雨砸在旧教学楼的窗棂上,发出“嗒”的轻响,随后阳光刺破云层,金色的光流倾泻而下,给墙面的青苔镀上了层暖釉。
林默站在教学楼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怀表。金属外壳被体温焐得发烫,表盖内侧贴着的照片边角已经被反复触摸得发软——不再是那张他从阁楼里找到的、泛黄的陌生老照片,而是他十岁生日那天,父亲抱着他在公园拍的合影。照片里,他骑在父亲肩头,手里攥着半根融化的冰棍,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父亲的下巴抵着他的发顶,眼神温柔得能溺出水来,连眼角的细纹里都藏着笑意。
“发什么呆呢?咖啡都要凉了。”
陈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清晨特有的清爽。林默转过身,看到她抱着两杯热美式,塑料杯壁凝着的水珠顺着指缝往下滴,在柏油路上晕开小小的湿痕。她今天穿了件浅蓝色的衬衫,领口别着校报的记者证,证绳上挂着的小铃铛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在看那扇窗。”林默指了指三楼阁楼的窗口,“上周我们撬锁进去的时候,阳光也是从这个角度照进来,落在那个铁皮盒子上。”
陈曦顺着他的手指望去,窗玻璃已经被工人擦拭干净,隐约能看到里面堆放的旧课桌椅。她把其中一杯咖啡递给林默,自己抿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舌尖散开:“还记得当时你打开盒子,手抖得连信件都拿不稳吗?我还以为你是怕灰尘呛到。”
林默接过咖啡,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口。他低头看着杯壁上自己的倒影,突然想起一周前那个闷热的午后——空气里弥漫着旧书的霉味,楼梯间的灰尘被阳光照得无所遁形,陈曦用铁丝撬锁时,手心里全是汗,而他站在阁楼门口,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攥着,跳得快要冲出喉咙。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个藏在旧楼深处的阁楼,会揭开他父亲死亡的真相,会把他卷入一场跨越三十年的复仇,更会让他在痛苦与挣扎里,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阁楼里的锈锁与秘密
校报接到匿名举报的那天,青藤市正被一场罕见的热浪笼罩。陈曦趴在编辑部的办公桌上,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校园十大未解之谜”稿件唉声叹气。空调坏了三天,电扇转起来“吱呀”作响,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她额前的碎发黏在皮肤上,连打字的力气都快没了。
“陈曦,有你的匿名信。”传达室的大爷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个牛皮纸信封,“没写寄件人,就写了‘校报收’。”
陈曦接过信封,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心里莫名一紧。信封很薄,里面似乎只装了一张纸。她拆开信封,抽出一张泛黄的信纸,上面只有一行用钢笔写的字,字迹潦草却有力:“旧教学楼三楼阁楼,藏着1993年张敬之教授的冤屈。”
“张敬之?”陈曦皱起眉头,打开电脑搜索这个名字。校史库里关于他的记录少得可怜,只有一行冰冷的文字:“张敬之,1985年入职青藤大学物理系,1993年因‘学术造假’被开除,同年10月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