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更新时间:2025-10-15 04:28:02

03

回到工作室,苏砚用超声波清洗机处理相机机身。当水流缓缓退去,镜头底部的金属板突然弹开,露出个指甲盖大小的微型暗格,里面嵌着片半透明的胶片,边缘还粘着干涸的血迹 —— 这正是沈清漪提到的微缩胶卷。更意外的是,在胶卷旁边,还有个极小的金属牌,上面刻着 “渡边” 两个日文,背面是个十字形的疤痕印记。

“渡边?” 苏砚立刻查阅 731 部队的军官名单,发现有个叫渡边一郎的军医,负责细菌武器的研发,1945 年日军投降时神秘失踪,而他的左手上,就有个十字形疤痕。难道顾景琛当年是伪装成渡边的手下?

她立刻冲进暗房,将胶片放入显影液。二十分钟后,画面渐渐浮现:那是张黑白照片,十个穿军装的士兵站在相机前,顾景琛站在中间,怀里抱着电台,而在他身后,一个穿日军制服的男人正悄悄把一张纸条塞给他,男人的左手手腕上,赫然是十字形疤痕。照片背面有铅笔字:“通讯班全体,1937 年 10 月,若我‘投敌’,请保护清漪。渡边是关键。”

胶片边缘有行极小的编号,苏砚输入档案馆系统后,一段尘封的史料跳了出来:1937 年 11 月,国民党某部通讯班为掩护主力撤退,假扮主力部队吸引日军火力,十人全部壮烈牺牲,尸骨无存。但在牺牲名单的备注里,有一行被划掉的字:“顾景琛,假死,执行卧底任务。”

“可我父亲明明被人看见跟着日军走了……” 赶来的顾念卿瘫坐在椅子上,手里攥着那张日军军官证,“1946 年有人从日本回来,说在 731 部队见过我父亲,当时他正帮日军搬运细菌培养皿,像个十足的汉奸。”

苏砚突然想起相机里的时光影像,顾景琛在战壕里刻字时,镜头扫过战壕壁上的地图,标注着 “军火库” 和 “渡边住所” 的位置。她立刻调取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幸存者记录,其中一篇回忆录里有这样的描述:“11 月 6 日凌晨,一名浑身是伤的通讯兵爬进仓库,交出日军军火库的坐标后昏迷,醒来后说要去找一个叫渡边的日军军官,说能拿到细菌战证据,从此再无音讯。他怀里抱着台相机,说相机里有能让日军付出代价的东西。”

苏砚重新检查相机,发现镜头筒里藏着根细如发丝的铜管 —— 这是军用密写装置。她用特制试剂浸泡铜管,白色的纸上渐渐浮现出蓝色字迹,除了之前看到的 “未死” 的留言,还有一段新的内容:“清漪,渡边手里有细菌战的核心资料,我需假装投靠他获取信任。若你看到我帮日军做事,那是为了接近军火库。每月十五的影像,会告诉你真相。”

字迹末尾除了相机图案,还有个十字形的标记 —— 和渡边手腕上的疤痕一模一样。顾念卿突然哭出声:“我母亲每月十五都会躲进暗房,说能看见我父亲在一个满是玻璃瓶的房间里写字,原来那是 731 部队的实验室!”

04

三天后的清晨,苏砚带着修复好的相机来到荣军院。沈清漪正坐在窗边擦拭那个铁盒,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银白的发丝上,像撒了层碎金。“姑娘,相机修好了吗?能看到景琛的消息吗?” 老人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