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雨是偶然,也是命运的伏笔
盛夏的暴雨总爱藏在闷热的褶皱里偷袭。前一秒,整座城市还被低垂的乌云裹着,柏油路蒸腾着沥青味,连蝉鸣都黏在半空喘不过气;下一秒,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噼啪声砸在玻璃幕墙上、公交站台顶、外卖箱的塑料壳上,转眼织成密不透风的雨幕,把天地间的燥热浇得缩成一团白雾。
袁慧刚把印着 “瞪羚计划园区 B 座顶层” 的餐袋递到客户手里,转身就被这股狂暴的雨势逼回了门廊下。她下意识往门柱后缩了缩 —— 不是怕淋雨,是怕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卖服蹭脏了墙面。那墙面是奶白色的,光可鉴人,指腹蹭过去能摸到细腻的肌理,和她每天攥着车把、沾着油污的手心完全是两个世界。
几十米外的雨地里,她的电动车孤零零地立着,橙黄色的送餐箱盖没扣严,里面还躺着两单:一单是写字楼里的咖啡,一单是老小区的儿童餐,订单备注里写着 “孩子等着急,麻烦快点”。袁慧掏出手机,屏幕右上角的 “超时预警” 已经开始闪黄,她皱了皱眉,指尖在屏幕上划了两下,先给儿童餐的客户发了条消息:“您好,雨太大了,我会尽快到,餐凉了可以联系我补送。”
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唉声叹气 —— 跑外卖这三个月,她早学会了和突发状况和解。口袋里摸出一颗薄荷糖,含在嘴里,凉丝丝的味道能压下焦虑。她靠在门廊的柱子上,轻轻哼起了《声声慢》,调子是跟着手机里的民谣歌单学的,“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哼到 “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 时,尾音还带着点没改过来的乡音。
身后的门没完全关严,刚才还透着冷气的缝隙,忽然 “咔嗒” 一声,缓缓推开了。
是刚才接外卖的男人。袁慧记得他的名字,餐单上写着 “韩闻涛”—— 前几天刷短视频时见过,灵境科技的 CEO,财经号里说他是 “AR 领域的独角兽捕手”,照片上的人穿着笔挺的西装,眼神锐利得像能穿透数据。可现在,他穿一身深灰色家居服,袖口绣着小小的银色字母 “W”,身姿依旧挺拔,却少了镜头前的锋芒,多了点居家的疏离感,像一块浸在冷水里的玉。
“雨很大,进来等吧。” 他的声音没什么情绪,不像邀请,倒像在陈述 “今天会下雨” 这样的客观事实。
袁慧愣了愣,回头时正好对上他的眼睛。他的目光里有审视,还有一点不易察觉的探究,像在分析一份陌生的用户数据。她低头看了看自己:发梢在滴水,顺着脖颈滑进衣领,外卖服的下摆沾了泥点,鞋子踩在门垫上,留下两个湿痕。而门后的玄关,铺着浅灰色的羊毛地毯,墙上挂着一幅极简风格的油画,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雪松味 —— 她这样带着雨水和烟火气的人,站在这里像个突兀的色块。
“不用了,先生,谢谢。” 她的声音很清晰,没有因为处境局促而放低,“等雨小一点我就走。”
“进来。” 韩闻涛的语气重了些,带着一种长期发号施令的笃定,他侧身让开位置,露出玄关深处的毛巾架,“你身上湿了,容易感冒。里面有干净毛巾。”
袁慧犹豫了两秒。薄荷糖在嘴里化得差不多了,雨势没见小,儿童餐的客户又发了条消息:“没事,注意安全。” 她咬了咬下唇,最终还是低声说了句 “麻烦您了”,踮着脚走进来,尽量让鞋底少沾点地毯 —— 她知道,这种地毯擦起来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