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呢?后来父皇是不是就娶了母后?”朱慈宁也跑过来,坐在沈清晏身边,好奇地问。
“是啊。”沈清晏笑着说,“后来,你的父皇选妃,母后凭着家世和才貌,被册封为太子妃。出嫁那天,十里红妆,锣鼓喧天,母后坐在花轿里,心里充满了期待。可是,入宫后,母后才发现,皇宫里的生活和母后想象的不一样。你的父皇那时候只喜欢木工活,很少来看母后,母后那时候很伤心,很委屈。”
“那母后后来是不是就不喜欢父皇了?”朱慈宁问,眼里满是担忧。
“没有啊。”沈清晏说,“虽然你的父皇那时候很少来看母后,但是母后知道,他心里是有母后的。后来,宫里发生了很多事,你的父皇也慢慢明白了母后的心意,开始疼爱国后,关心母后。再后来,母后就有了你们的哥哥燃儿,还有你,宁儿。”
“母后,你真不容易。”朱慈煜说,伸手抱住了沈清晏的胳膊。
沈清晏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傻孩子,母后不觉得不容易。因为母后遇到了你的父皇,还有你们,母后觉得很幸福。”
就在这时,朱由校带着朱慈燃走了过来。朱慈燃手里拿着一本书,跑到沈清晏身边:“母后,你看,这是父皇给我找的《论语》,父皇说让我好好读。”
沈清晏接过书,摸了摸朱慈燃的头:“燃儿真乖,一定要好好读,将来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朱由校走到沈清晏身边,握住她的手:“皇后,你们在聊什么呢?聊得这么开心。”
“我们在聊母后小时候的故事。”朱慈宁说,“父皇,你给我们讲讲你和母后认识的故事吧。”
朱由校笑了起来:“好啊,那父皇就给你们讲讲。”
他坐在沈清晏身边,开始讲起他和沈清晏认识的故事。阳光透过桃花树的枝叶,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幸福。沈清晏靠在朱由校的肩膀上,看着眼前的孩子们,心里充满了满足。她知道,她的余生,都会在这宫墙之内,和她的家人一起,幸福地度过。
叁·青灯古佛
天启二十四年,秋。
京郊的家庙很安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和诵经的声音。丽嫔穿着一身灰色的僧袍,坐在佛堂里,手里拿着一串佛珠,闭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她的头发已经长了出来,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挽着,脸上没有一丝妆容,看起来很平静。
“师姐,外面有人来看你。”一个小尼姑走进来,对丽嫔说。
丽嫔睁开眼睛,愣了一下,然后说:“知道了,我这就出去。”
她站起身,跟着小尼姑走出佛堂。只见一个穿着青色宫装的宫女站在院子里,看到丽嫔,连忙躬身行礼:“奴婢参见丽嫔娘娘。”
丽嫔认出她是沈清晏身边的宫女,心里愣了一下,然后说:“起来吧,你怎么来了?”
“回娘娘,是皇后娘娘让奴婢来的。”宫女说,“皇后娘娘听说您在这里过得很好,特意让奴婢来看看您,还给您带来了一些东西。”
说完,她从随身的包裹里拿出一些衣物和点心,递给丽嫔:“这些都是皇后娘娘特意为您准备的,皇后娘娘说,天气快冷了,让您多注意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