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记忆法则的初试锋芒
杨旭兴几乎一夜未眠。
不是因为焦虑,而是因为一种近乎癫狂的兴奋。他像得了某种强迫症,反复地从书架上抽出各种课本、练习册、试卷,贪婪地测试着自己刚刚获得的恐怖能力。
语文要求背诵的《滕王阁序》,他只看了一遍,合上书,一字不差地默写出来,甚至包括课本下方的注释和小字赏析! 英语高考必考3500词汇表,他以前看到就头痛,现在一页页翻过去,每一个单词的拼写、音标、词性、多重含义,如同刀刻斧凿般印入脑海,清晰无比。 历史年代表、政治理论要点、化学方程式、生物知识点脉络图……所有他过去三年拼命想记住却总是一团浆糊的东西,此刻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重新整理、归档、编码,存入一个无限广阔且检索速度惊人的大脑数据库里。
这不仅仅是“过目不忘”。 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理解性记忆”。当知识被瞬间记住的同时,其内在的逻辑关联、推导过程也似乎被同时激活,以前觉得晦涩难懂的概念,现在稍微一“回想”,就能豁然开朗。
“星穹记忆法则”……这究竟是什么级别的黑科技? 那个冰冷的电子音说“低于该种族平均标准”……难道外星人的平均水平都这么变态吗?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时,杨旭兴眼圈发黑,但精神却亢奋得像喝了十罐红牛。他看着桌上铺满的、写满笔记和演算的纸张,第一次感觉“清华”这两个字,从遥不可及的梦幻,变成了一个可以清晰规划、甚至触手可及的目标。
“旭兴,吃早饭了!昨晚干嘛呢,灯亮一宿?”妈妈的声音带着担忧从门外传来。
餐桌上,气氛有些沉闷。父母显然知道了他那惨不忍睹的模拟考成绩,想说什么,又怕给他压力,只能不停地给他夹包子。 “爸,妈,”杨旭兴忽然抬头,眼神里有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光彩,“下次模拟考,我一定能考好。” 父母愣了一下,对视一眼,妈妈勉强笑笑:“好好,尽力就行,别太累着自己。” 爸爸叹了口气:“心态放平,健康最重要。” 他们显然没信。毕竟,类似的“豪言壮语”在过去的岁月里,也曾出现过几次,然后被更加惨淡的现实击得粉碎。
杨旭兴没再多说,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餐,背上书包:“我上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