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脸色微变:“你说什么?”
“民女想当面谢恩,并...有所请求。”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皇上看起来比我想象中年轻,眉宇间却已有帝王威严。
“你不愿留在宫中?”皇上听完我的请求,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我跪在地上,手心沁出细汗:“陛下恩典,民女感激不尽。但民女的心愿,是将刺绣技艺带回故乡,开办绣坊,传授于人,让苏州成为闻名天下的刺绣之乡。”
皇上沉默良久,忽然问道:“朕听闻,你的刺绣能引来真蝴蝶与真鸟,此事可真?”
“回陛下,确有此事。”我谨慎回答,“民女只是...用心感受万物之灵而已。”
“抬起头来。”皇上命令道。
我抬起头,迎上皇上审视的目光。他仔细端详我的面容,忽然问道:“三年前,可曾有过什么奇遇?”
我心下一惊,脑海中闪过那白衣女子的身影,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喧哗声。一个侍卫急匆匆进来禀报:“陛下,公主殿下她...她的嫁衣...”
皇上猛地站起身:“嫁衣怎么了?”
“嫁衣上的凤凰...它、它活了!”
众人急忙赶往公主寝宫。只见那件绣着百鸟朝凤的嫁衣悬挂在殿中,上面的金凤果然在缓缓移动,翅膀轻轻扇动,眼中流光溢彩。百鸟围绕它翩翩起舞,整件嫁衣宛如一幅活的画卷。
公主站在一旁,既惊又喜:“父皇,这嫁衣真是太神奇了!方才儿臣更衣时,这凤凰的眼睛还对着儿臣眨了一下呢。”
皇上转身看我,目光深邃:“阿绣,你这刺绣之术,从何学来?”
我跪倒在地,心知再隐瞒不得,便将三年前那夜奇遇和盘托出。
说来也怪,当我描述那白衣女子的容貌特征时,皇上脸色渐渐变化,从惊讶到沉思,最后竟露出一丝我读不懂的惆怅。
“果然是她...”皇上轻声自语,随后长叹一声,“你可知那白衣女子是谁?”
我摇头:“民女不知,只猜想或许是哪位仙女...”
“她确是仙女,”皇上语气忽然柔和下来,“也是朕的姑母,三十年前出家修道的长安公主。”
我愕然抬头,只见皇上眼中闪过一丝追忆:“姑母自幼酷爱刺绣,曾言刺绣通灵,可连接天地。三十年前,她因不愿政治联姻,入山修道,再无音讯。没想到...”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那嫁衣上的金凤仍在轻轻颤动羽翼。
皇上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阿绣,朕准你回乡开办绣坊。不仅如此,朕还会下旨,将苏州定为御供绣品之地,由你负责遴选和教导绣娘。”
我喜出望外,连忙叩首谢恩。
“不过,”皇上语气一转,“朕有一个条件。”
我的心又提了起来。
“三年后的今日,你要带回一件特别的绣品——绣出姑母现在的模样。”皇上目光深远,“朕想知道,她这些年...过得好不好。”
我怔住了。这条件听起来简单,实则难如登天。我只见那女子一面,且是三年前,如何能绣出她现在的模样?
但看着皇上期待的眼神,我只好硬着头皮应下:“民女...尽力而为。”
离京那日,公主亲自来送行,赠我一只精美木盒:“这里面是姑祖母年轻时最爱的丝线和图样,或许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