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一章完)

第二章:暗巷杀机与“教授”的谜题(约2000字)

百乐门的刺杀事件像一块投入黄浦江的石头,在表面平静的上海滩下激起层层暗涌。顾曼桢深知,那个被灭口的杀手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威胁仍潜伏在暗处。她通过秘密渠道向“牧鱼”汇报了遇袭情况,并强调了内部存在“鼹鼠”的高度可能性。“牧鱼”的回电简短而沉重:“‘蝮蛇’已确认抵沪,自行甄别,权限已开。‘教授’事关华北动向,务必确保接触。”

压力如山,但顾曼桢的眼神却愈发锐利。她首先需要理清思路:谁最不想让她接触到“教授”?除了日伪特务机关,内部那个(或那些)“鼹鼠”必然也在竭力阻止,因为“教授”的情报可能会让他们暴露。

她仔细复盘了百乐门遇袭的细节。杀手能精准地在黑暗中找到她的位置,必然有内应提供信息,甚至可能就在当时舞会现场。那“意外”撞开她的人,是救她还是另有所图?陈默的再次“巧合”出现,他的嫌疑无法排除,但他若真是“蝮蛇”或另有任务,其目的又是什么?

与此同时,陈默的行踪也变得更为神秘。他不再像初来时那样刻意接近顾曼桢,反而更像一个独立的幽灵,游弋在上海滩的阴影里。他去了几次四马路的旧书店,翻阅了大量过期的航运日志和工商名录;他也出现在码头仓库区,与一些看似苦力的人低声交谈。他的调查似乎围绕着一条关键词:“昭和通商”的货物进出港记录。

顾曼桢决定双线并行。一方面,她动用“夜莺”的网络,严密监控周文华和“昭和通商”的动向,特别是其与日本军方人员的接触。另一方面,她将目光再次投向内部,设计了一个精妙的陷阱。

她让吴妈故意向不同的潜在信息泄露渠道(包括可能被监听的电话线、以及她怀疑的对象)透露了两条关于与“教授”接头的虚假信息:一条是次日下午在静安寺附近的“凯司令”咖啡馆;另一条是傍晚时分在法租界逸园跑狗场。

果不其然!

次日下午,“凯司令”咖啡馆附近出现了几个形迹可疑、明显是日伪特务的生面孔。但他们只是在外围监视,并未采取行动,仿佛在等待什么。

而真正的风暴,聚集在逸园跑狗场。

傍晚,华灯初上,逸园跑狗场人声鼎沸。当顾曼桢安排的替身刚刚出现在预定地点,一群黑衣暴徒便突然发难,直扑而去!现场顿时大乱,枪声、尖叫声、狗的狂吠声混杂在一起。暴徒们下手狠辣,显然是灭口的指令。

这一切,都被隐藏在暗处的顾曼桢和她的行动队员(她绕开了站内常规人员,直接动用了两条绝对可靠的暗线)通过望远镜尽收眼底。她清楚地看到,行动队长老枪的一个心腹手下,在混乱中悄悄对一个暴头做了个“确认目标”的手势!

“鼹鼠”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虽然还不能确定老枪本人是否知情或主导,但他的小队无疑已被渗透!

几乎在同时,顾曼桢接到了吴妈用暗语送来的真正接头指令:“教授”因百乐门事件受惊,提前并改变了见面方式。见面时间就在一小时后,地点不在任何公共场所,而是在公共租界一所教会医院——广慈医院的产科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