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寒冬席卷全球,我的薪资一夜回到十年前。
望着手机银行里2998.36的余额和“本月应还12583.07”的提示,我第一次陷入绝望。
深夜,一条神秘短信突然弹出:“想摆脱债务枷锁吗?加入‘数据蜂群’,用你的专业技能‘狩猎’。”
以为是诈骗,我苦笑着点了链接,却进入一个无法退出的暗网界面。
冰冷的文字浮现:“欢迎,第90081号工蜂。你的首项任务:审计‘宏晟集团’第三季度真实财报。”
那是我上周刚被裁员的老东家。
手机屏幕的光,惨白得像停尸间的灯,毫不留情地打在陈默脸上。
银行APP的图标旁,那个刺眼的数字:¥2,998.36。
下面紧跟着一条来自信用卡的未读提醒,他不用点开也知道内容——“本月应还金额:¥12,583.07。最后还款日:本月15号。”
空气似乎凝固了,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胸口,让他喘不过气。喉咙里像是堵了一大团粗糙的沙子,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十年前,他刚毕业那会儿,拿三千块的工资,挤在城中村的隔断间里吃泡面,心里揣着的却是滚烫的梦想,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
十年后的今天,他三十二岁,在一家中型企业熬到了财务副总监,月薪曾经过了三万,却在这见鬼的经济寒冬里,被一纸“公司架构调整”的通知,连同整个部门一半的人,直接扫出了大门。补偿金?聊胜于无。新工作?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唯一的一个面试,对方客气地表示“您的资历过于优秀,我们这个岗位的预算可能……”后面的话没说,但意思明白得像玻璃上的苍蝇。
三千块。连他妈的最低还款额零头都不够。
房租、房贷、孩子的幼儿园学费、老父亲每个月雷打不动的药费……这些数字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在他脑子里疯狂撕咬,搅成一团血肉模糊的绝望。
他猛地将手机砸在沙发上,屏幕磕在木质扶手上,发出令人牙酸的脆响。没碎,只是又多了一道裂痕,像他此刻的人生。
他捂住脸,手指冰凉。黑暗中,能听见自己太阳穴血管突突跳动的声音,还有楼下邻居模糊的电视广告声,推销着某种能让人“重获新生”的理财产品。
真他妈讽刺。
就在这绝望几乎要把他溺毙的时候,扔在沙发缝里的手机突然又震动了一下,屏幕再次亮起。
不是银行提醒,不是催债短信,是一个从未见过的乱码号码。
“想真正摆脱债务的枷锁吗?加入‘数据蜂群’,用你的专业技能进行‘狩猎’。公平交易,即时结算。”
后面跟着一个诡异的、不像正常网址的链接。
诈骗短信。陈默扯了扯嘴角,想笑,却只发出一点干涩的气音。现在的骗子都这么不走心了吗?“数据蜂群”?“狩猎”?听起来像三流科幻网文里的设定。
他手指悬在删除键上,停顿了几秒。或许是太绝望了,绝望到哪怕是一根稻草,明知是虚幻的,也想看看它到底什么样。又或许,只是单纯的无聊和自暴自弃。
他点了下去。
手机屏幕猛地一黑,随即,幽蓝色的进度条疯狂加载,瞬间满格。浏览器根本没有打开,一个极简的、只有黑白两色的界面强制占据了他的整个屏幕。设计冷峻得没有任何多余元素,像某种军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