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他转身走向电脑,调出原厂维修手册,一边打字一边说:“碳纤维前唇断了三分之一,得换。原厂避震漏油,内部活塞杆有轻微弯曲,必须换。变速箱要拆解,看看同步器有没有磨损。发动机虽然没报故障码,但进气温度异常,得做内部积碳检测。”

林州一条条听着,每说一项,就拍一张现场照片。老陈回头看了他一眼:“你真要修到底?”

“按标准来。”林州说,“我不赶时间,但要准确。”

老陈没再问,只在系统里点了几个键,打印出一份初步清单。递给林州时,纸还冒着热气:“先报个价,二十八万起。要是换原厂件,三十五万都可能打不住。等详细检测报告出来,我们再补。”

林州接过单子,扫了一眼金额,没皱眉。他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写着“建议车主考虑是否值得全面修复”。他把纸折好,塞进文件夹。

“行车记录仪卡在车上吗?”他问。

“在。”老陈指了指中控台下方,“不过你得找技术员恢复数据,这车断电频繁,文件可能损坏。”

林州走到驾驶座旁,从手套箱夹层取出存储卡。卡壳有点发黑,像是被高温烤过。他拿着卡去了二楼数据室,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接过卡插进读取器,摇头:“文件系统乱了,有好几个断点。能恢复多少,看运气。”

林州坐在旁边等。屏幕上的进度条走得很慢,跳过几个红色错误提示后,终于跳出一段视频缩略图。年轻人点开,画面晃动,时间显示凌晨两点三十七分。

车在快速路上,副驾驶坐着个穿花衬衫的男人,正举着手机录像。镜头转向方向盘,张超单手握着,右脚踩到底。引擎咆哮声从音响里炸出来,他笑着喊:“这加速,一脚下去人直接贴背上!”

副驾驶的人笑得直拍大腿:“你借的?这车得两百万吧?”

“兄弟的。”张超得意地瞥了眼镜头,“我跟他说就开一天,慢开。其实嘛……”他踩下刹车,车身猛地一顿,“谁开这种车还守规矩?”

视频到这里中断。年轻人抬头:“后面还有片段,但损坏严重,只能恢复到这种程度。”

林州让他把能用的部分导出来,存进加密文件夹,命名为“驾驶行为_主观过错”。他退出界面,顺手打开手机微信,翻到和张超、王某几个人的群聊。

聊天记录里,张超在昨晚十点发了一张车内照片,方向盘上的车标清晰可见。配文是:“兄弟借我豪车一用,今晚我是全场焦点。”

林州点开自己相册,翻出之前截图的原图。他又往前翻了几条,发现张超在饭局中途还发过一条语音,转成文字是:“这车我开出去,姑娘眼睛都亮了,比夏利强多了。”

他新建一个文件夹,把聊天截图放进去,标注“社交言论_动机佐证”。

下午四点,老陈拿着正式报告下来。A4纸装订成册,封面盖着公司红章。林州翻开第一页,维修项目列了整整七页,每项都有损伤说明和报价依据。最后一页是总费用预估:三十二万六千元。

“我们按最保守方案算的。”老陈说,“没算隐形工时和后续调校。你要是想恢复到出厂状态,还得加三万左右。”

林州合上报告,问:“最快多久能出最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