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还挺凶。”
那句话,像羽毛轻轻搔过耳膜,带着滚烫的温度。
那就是宋砚。从第一眼起,他就和她这个从小到大循规蹈矩、信奉努力和秩序的“好学生”、“小班长”,像是来自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危险分子”,总会有意无意地出现在她身边,以一种不容拒绝的姿态,野蛮地入侵她按部就班的生活。
在图书馆,她刚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准备啃那本厚厚的《建筑空间概论》,对面就会落下一个身影。抬头,准是宋砚那张带着痞笑的脸,他手里可能只拿着一本闲书,或者干脆什么都没有,就那么大大咧咧地坐在那里,干扰她看书的效率。
在自习室,她占好的位置上,会“神奇”地出现一瓶她常喝的牌子的酸奶,或者一包她喜欢的牌子的饼干。
在她抱着沉重的、几乎要挡住视线的专业书上楼梯时,他会“恰好”从后面赶上,不由分说地、极其自然地从她手中接过大部分重量,只留给她最轻的一两本,然后迈着长腿几步跨上台阶,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和一句飘在风里的话:“小班长,你这细胳膊细腿的,别累折了。”
他的追求直接、热烈、甚至有些霸道,像一团不管不顾燃烧的野火,强硬地照亮了她那片只有书本、规划和自律的、色彩略显单调的青春。
他带她去吃那些他不知怎么发现的、藏在城市犄角旮旯里的“宝藏”小吃店,看着她被辣得眼泪汪汪或者被某种奇怪味道惊到皱起鼻子,然后笑得前仰后合。
他骑着他那辆改装过、轰鸣声巨大的二手摩托车,载着她穿过黄昏的城市,去江边看壮丽的日落。她不得不紧紧搂住他的腰,脸颊贴在他温热的后背上,听着风在耳边呼啸,感受着一种从未有过的、近乎失控的自由与悸动。
在她为了某个重要的专业考试焦头烂额、熬夜复习时,他会用他那种看似吊儿郎当、实则总能敏锐切中要害的思维方式,帮她梳理复杂的知识点,用各种奇怪的比喻和联想,让她在笑声中记住那些枯燥的理论。
那个操场上发生“未来之约”的夜晚,并非凭空而来。那是无数次心跳加速的靠近,是无数次并肩同行后,情感的水到渠成,是两颗年轻而炽热的心,在青春最美好的年华里,最自然而然的吸引与碰撞。
他曾是那样一个少年,仿佛世界上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没有他达不到的目标,没有他守护不了的人。他的爱恋,也带着同样的、纯粹而笃定的炽热,像正午最烈的阳光,不容分说地笼罩了她整个青春。
“林晚,”他曾在一个雨后初晴的傍晚,和她并肩走在湿漉漉的校园小径上,忽然很认真地停下脚步,看着她的眼睛说,“你跟别人都不一样。”
她疑惑地回望他。
他笑了笑,眼神是罕见的、不带任何戏谑的清澈和认真:“你就像一颗定心丸。真的。我以前总觉得天大地大,哪儿都困不住我,可遇见你之后,奇怪了,我再怎么飘,再怎么野,只要想到你,就觉得脚踩着地了,心里是稳的。”
而她,又何尝不是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循规蹈矩、追求完美的表象之下,那个被压抑的、渴望自由、渴望挣脱束缚、渴望体验生命更多可能性的灵魂?他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她内心的另一面,也像一扇窗,为她打开了另一个广阔而鲜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