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荣如蒙大赦,几乎要欢呼出来,赶紧放下车,手忙脚乱地找出自己的饭盒,又跑去洗番茄,差点摔一跤。
晚餐在一种微妙的沉默中进行。郝川默默地把一大半焖饭和汤分给了郭荣。郭荣吃得狼吞虎咽,感觉这是这辈子吃过最香的一顿饭。
“太好吃了!大哥你太厉害了!”饭后,郭荣主动抢着洗了碗,试图打破尴尬,“那个……我叫郭荣,你叫什么?我们一起搭个伴吧?我保证不拖后腿!我……我可以帮你拍视频!你做饭这么帅,肯定能火!”
郝川收拾灶具的手顿了顿:“……郝川。”他内心是拒绝的,他习惯了一个人。“我习惯一个人。而且,我走得慢,路上都自己做饭。”
“没事没事!我就跟你速度!我给你打下手!我还能给你讲笑话解闷!”郭荣不死心,她直觉跟着这个“厨神”肯定饿不着。
郝川没再说话,算是默许。郭荣开心地拿出手机:“来来来,功臣,给你和你的锅合个影!”她以夕阳、帐篷和远山为背景,抓拍了一张郝川略显无奈却专注地看着他那些宝贝炊具的照片。
当晚,她把她和郝川的营地(打了码)、以及那张“帅锅”照片发到了社交平台,配文:“318国道第一天,被野外厨神捡到,救命的一顿饭!谁说骑行只能吃压缩饼干?”
她不知道,这张充满故事感的照片,正在网络上悄然发酵。而她和郝川的故事,也如同这青衣江的水,开始缓缓流淌。
(第一章完)
第二章:高原炊烟与风雨同路
青衣江的晨雾尚未散尽,郝川已利落地收起帐篷,检查车胎气压,将锅具重新捆扎牢固。郭荣打着哈欠,笨拙地学着叠睡袋,头发乱蓬蓬地翘着。“大哥,你每天起这么早不困吗?”她嘟囔着。郝川头也没抬:“赶路要趁凉快。”他递给她一袋温热的豆浆和两个包子,“路上吃。”郭荣愣了下,接过豆浆时指尖碰到他手背,烫得缩了一下,心里却莫名一暖。
行程第二天,海拔渐升。郭荣的兴奋被疲惫取代,每蹬一下踏板都像在对抗无形阻力。郝川始终保持稳定节奏,偶尔回头看她一眼,不动声色地调整速度。中午休息时,郭荣瘫在路边石头上喘气:“我不行了……腿像灌了铅……”郝川从驮包掏出小炉灶:“灌铅的腿得靠牦牛肉干补补。”他变戏法似的煮了一锅方便面,加进切碎的肉干、卤蛋和青菜。热气腾腾的面条下肚,郭荣终于活过来:“你这驮包是哆啦A梦的口袋吧?”
折多山垭口的风凛冽如刀。郭荣高原反应发作,头痛欲裂,嘴唇发紫。郝川翻出便携氧气瓶递给她,又冲了杯葡萄糖水。“慢慢吸,小口喝。”他语气依旧平淡,却在她摇摇欲坠时一把扶住车把,“推车走,别骑了。”她昏沉沉跟着他,看他背影切开狂风,像沉默而稳固的礁石。到达垭口时,经幡漫天飞舞。郭荣激动地想拍照,却连手机都拿不稳。郝川接过她手机,拍下她裹紧冲锋衣、举着氧气瓶的狼狈样子,背景是雪山与经幡:“纪念一下,折多山征服者。”郭荣想瞪他,却忍不住笑了。
傍晚抵达新都桥,郭荣迫不及待想住店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