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可……难道要一直等下去?”林风的声音里透着焦急。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天边那轮残月。

“等一个,能让他万劫不复的时机。”

我的手指抚上腕间的一道浅疤,那是幼时为救落水的萧绎,被石头划破的。

他还曾笑着对我说:“青霜,待你及笄,我便求父皇赐婚,娶你为妻。”

言犹在耳,物是人非。

如今的萧绎,心里只有他的江山社稷,再也容不下旁人。

第二天,我让人将抄好的十遍佛经送去书房。

不多时,萧绎身边的太监总管福安亲自来了。

他皮笑肉不笑地看着我,“太子妃娘娘,殿下说,字迹潦草,心意不诚,罚您重抄。”

我接过那叠被退回的宣纸,上面被朱笔批了两个大字:重写。

笔锋凌厉,力透纸背。

一如他的人。

我一言不发,将纸张整整齐齐地叠好,重新坐回桌前。

福安似乎没料到我如此平静,愣了一下,才道:“殿下还说,您若再敷衍了事,就不是饿肚子这么简单了。”

我抬起头,对他笑了笑:“有劳公公传话,请转告殿下,妾身遵命。”

我的顺从,显然取悦了萧绎。

一连数日,他都没再找我的麻烦。

直到三天后,宫中传来消息,西境蛮族来犯,圣上命太子萧绎监国,并暂代三军统帅之职,处理边关战事。

我知道,我的机会,来了。

02

萧绎要离京的消息,像一阵风,迅速传遍了整个皇宫。

东宫之内,人心浮动。

最高兴的莫过于张良娣,她是吏部尚书的嫡女,平日里最得萧绎的宠爱。

萧绎前脚刚宣布要离京,她后脚就带着一群莺莺燕燕,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我的静心苑。

“哟,姐姐这是在做什么?闻着这满屋子的墨香,妹妹还以为误入了翰林院呢。”

张良娣扭着腰肢走进来,手里捏着一方绣帕,掩着口鼻,眼神里的讥讽藏都藏不住。

我放下笔,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妹妹来了。”

“姐姐被禁足,妹妹心里挂念,特来看看。”她说着,眼神却在我素色的衣衫和未施粉黛的脸上打转,“只是姐姐这副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东宫亏待了您呢。”

“妹妹有心了,”我不动声色,“我不过一罪臣之女,能得殿下庇佑,已是天恩,不敢奢求其他。”

我故意将“罪臣之女”四个字咬得很重。

果然,张良娣的脸色变了变。

谁都知道,我的父亲沈太傅,曾是太子的老师,如今却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我这个太子妃,不过是皇家为了彰显“仁德”,留下的一块遮羞布。

“姐姐说的是哪里话,”她很快调整好表情,“殿下心善,姐姐只要安分守己,总归是这东宫名正言顺的主母。”

“安分守己”四个字,说得意味深长。

这是在敲打我,让我别妄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妹妹说的是。”我垂下眼,一副逆来顺受的模样,“殿下即将远行,东宫诸事,还需妹妹多费心。”

我的示弱,让张良D娣很是受用。

她故作姿态地叹了口气,“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谁让妹妹得殿下看重呢?姐姐安心养病便是,旁的事,不必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