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婚变
产房的灯熄了,我睁着眼,看着天花板上那道裂纹,像极了我们婚姻最后的模样——无声崩塌,却早已千疮百孔。
护士把孩子抱来时,我伸手接住她,手臂发抖。那一刻我知道,这世上最重的东西,不是婴儿,是责任,是未来,是一个女人独自扛起整个世界的开始。
可就在三天后,婆婆站在病房门口,手里拎着一盒红糖水,笑得体面:“儿媳辛苦了,喝点补补。”
下一秒,她压低声音:“不过你也别太得意,生了个闺女,总归不如儿子香。我家老二还得你接着生,别想着歇着。”
我没有说话,只是低头看着怀里熟睡的女儿,轻轻把她往怀里搂了搂。
然后,我把那杯红糖水推了回去:“我不渴。”
她脸色一沉。
我没看她,只对着窗外说了一句:“这婚,离了吧。”
话音落下的瞬间,走廊尽头传来高跟鞋敲地的声音。小姑子挽着丈夫的手臂走过来,穿着香奈儿套装,妆容精致,像刚从时装杂志里走出来的人。
“姐,你说啥呢?离婚?”她轻笑,“你刚生完孩子,脑子还没清醒吧?”
我没有争辩。
我只是在心里默默记下这一刻——当一个女人拼了命生下骨肉,换来的却是轻蔑与羞辱时,她就已经死了从前那个自己。
而新的我,正在血水中重生。
我知道,从今天起,我不再是谁的妻子、谁的儿媳、谁眼中的“应该”。
我是我自己,是女儿的母亲,是这场漫长战役的第一战士。
出院那天,丈夫终于来了。他西装笔挺,领带都没歪一丝,站在我面前,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妈说得对,再生个男孩就好了。至于离婚……你想多了。”
我抱着孩子,一步一步走出医院大门。阳光刺眼,我眯起眼,听见自己说:“我不是想多了,是我看清了。”
那天晚上,我在出租屋里写下了离婚协议书的第一行字。
没有哭,也没有犹豫。
我知道,握在手里的鲜花如果已经开始腐烂,最好的方式不是死死攥紧,而是松开手,让它归于尘土。
而我要去种新的花。
***
婚后第七年,我一直以为忍耐就是美德。
我以为早睡早起、洗衣做饭、伺候公婆、体贴丈夫,就能换来一句“你真不容易”。
可现实是,他们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甚至认为我配不上这个家。
因为我娘家普通,工作一般,不会讨好,也不懂攀附。
因为我不能一夜之间变成豪门媳妇的模样。
记得有一次过年,全家人围坐吃饭,婆婆当着所有亲戚的面说:“现在外面多少小姑娘愿意倒贴钱嫁进来,要不是看在孩子份上,谁留你这样的儿媳?”
满桌寂静。
没人替我说话。
连我的丈夫,也只是低头夹菜,仿佛没听见。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在这个家里,我不是成员,是消耗品。
是用来传宗接代、操持家务、承受情绪垃圾的工具人。
更讽刺的是,当我提出想去读在职研究生,提升一下自己时,丈夫冷笑:“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带好孩子,别整天想些不切实际的事。”
不切实际?
我想改变命运,就成了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