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之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暗中联络了一些对秦风不满的官员,准备在科举考试中动手脚,打击秦风的威信。
秦风得知此事后,并没有慌乱。他找到主考官,一位正直的老翰林,将张敬之的阴谋和盘托出。
老翰林听后,怒不可遏,“张敬之老匹夫,竟敢如此枉顾国法!殿下放心,老夫定当主持公道!”
科举放榜之日,秦风亲自到场。榜单上,名列前茅的都是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子弟,而张敬之所推荐的几个亲信,都名落孙山。
张敬之在朝堂上气得脸色铁青,却又无可奈何。
秦风借此机会,大力提拔那些寒门学子,充实到朝廷各个部门,以此来抗衡张敬之的势力。
与此同时,秦风也没有忘记远在江南的梅姨。他派人将江南的特产源源不断地送到宫里,还时常写信回去,询问母亲的近况。
梅姨在江南,也没有闲着。她利用自己在江南的人脉,帮秦风收集了不少关于江南漕运、盐政的信息,这些信息对秦风整顿吏治、发展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时间一天天过去,秦风在京城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他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减免赋税,整顿吏治,发展农桑,大靖的国力在逐渐恢复。
张敬之见秦风羽翼渐丰,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他暗中联络了一些对朝廷不满的地方势力,以及北方的蛮族,准备发动一场政变,彻底推翻秦风的统治。
这个消息,被秦风安插在张敬之身边的眼线得知,迅速汇报给了秦风。
秦风立刻召集镇国公赵承业和陆炳等人商议对策。
“张敬之勾结蛮族,意图谋反,证据确凿。”秦风将一份份密报放在桌上,“我们必须立刻动手,将他们一网打尽!”
赵承业点点头,“殿下说得对。蛮族那边,我会立刻调派大军,严加防范。京城这边,就由殿下和陆大人主持。”
陆炳也道:“殿下放心,锦衣卫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等您一声令下。”
秦风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好!传我命令,关闭京城九门,搜捕张敬之一党!凡是反抗者,格杀勿论!”
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就此拉开序幕。
张敬之没想到秦风的动作如此之快,他的人马还没来得及完全调动,就被锦衣卫包围了。经过一番激战,张敬之被擒,他的党羽也被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北方边境,镇国公赵承业率领的大军,也给了蛮族沉重的打击,迫使他们不得不退回草原,不敢再轻易南犯。
平定了叛乱,击退了外敌,秦风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这一日,秦风站在皇宫的最高处,俯瞰着脚下的京城。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大靖王朝,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他去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想起了江南的梅姨,想起了那个教他隐忍、教他奋进的母亲。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大靖繁荣昌盛,让母亲过上真正安稳幸福的生活。
这时,陆炳走了过来,低声道:“殿下,镇国公求见。”
秦风回过神,“让他进来。”
赵承业走进来,脸上带着笑容,“殿下,恭喜您,彻底掌控了朝政。”
秦风微微一笑,“这多亏了皇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