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后来他带着我去学校,在我的那些“同伙”的面前,老师家长的面前,掀开了我的衣服,露出了他的杰作。

我看着他神气的表情,像是完成了什么了不起的作品一般展示给其他人看,我看到了其他家长脸上皱着的眉头和班主任眉眼中的笑意。

“孩子不听话就是该打。”这是我记得最清楚的话。

后来我也如愿成为了老师最喜欢的发泄对象,因为她知道我有一个热衷于此的父亲。

5

姐姐“辍学”了,

16岁的她本来应该和同龄人一样在高中挥洒汗水,但是几句传言传到了几千公里的父亲耳中,那段时间我总是听父亲叹气,他总是说姐姐不好好珍惜读书的机会。

姐姐来得很快,一个正常的午后我像寻常一样放学便看到了她。

从前每个寒暑假姐姐都会过来和我们一起,我的笔袋里还存着上个假期我收藏的姐姐的头发。

我总是会在想念的时候拿出来闻一闻。

对于姐姐的到来我倒不是很兴奋,我知道父亲总是说她不好好学习,但我觉得还在学期中间便让姐姐辍学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方式。

姐姐坐在家门口,眼神很空洞,满脸都是迷茫和无奈。

我走上前,轻轻的拍了拍她,却看到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恨。

或许我才是那个导致她辍学的罪魁祸首,我私以为就是如此。

因为父亲总是和亲戚们打电话总是告诉他们我的学习很好,然后便是对姐姐的事情长吁短叹。

我真该死啊。

6

我的人生第一次转折点在初二,由于成绩很好,他们总说我能考上一个好大学。

家里人为了不浪费我的这份“天资”,决定送我回到家乡读书。

我还记得离开那天我和母亲带着大包小包坐在火车站的门口,看着来往的车辆和叹为观止的高楼,我才发现我好像从未融入这座城市。

23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下车时感觉整个人还在晃晃悠悠中度过的。

我见到了陌生的舅舅和已经记不得长相的外婆。

我坐在舅舅的车里,不像个城里回来的孩子,反倒像个农村进城的土老帽。

舅舅是90年代的大学生,他很有本事,给我安排进了学校,还给母亲安排好了工作,就连我的姐姐,也被他安排好了一切。

我有点理解父亲对我考大学的希冀了,让我成为舅舅这样的人,或许才是他真正的念想。

7

回到县城的我和母亲好像进入了真正正常人的生活,我有了自己喜欢的朋友,我们总是一起踢球,一起骑着单车四处游荡。

母亲带着姐姐一起在舅舅的工厂里上班,她们和其他人一样,探讨着假期去哪里玩,讨论着房价、装修和一堆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我们买房了!

就在我初三的那年,13年。

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而不用寄人篱下了。

中考之后,我们搬进了新家。进入新房的第一天我显得又陌生又熟悉,这里就是我们未来要生活的地方了。

我们的家好像彻底走上正轨了,这间房像是了结了父母十几年的遗憾,我们终于不再是四处漂泊的候鸟了。

7

我恋爱了。

高二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