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最后一次体会到踏实的安心感,是站在家门前尚未推开的瞬间。

整座城市被细密的雨丝织成灰蒙的网,街灯提前点亮,在潮湿的路面上拖出长长的光影。我拖着装满文件的行李箱,轮子碾过人行道砖缝时发出沉闷的声响。连续七天的出差像场酷刑,堆积的工作和酒店里辗转难眠的夜晚,让我的骨头都泛着酸疼。此刻最渴望的,是一盏温热的茶、一场酣畅的热水澡,还有那张能让人陷进去的柔软床铺。在这冷雨淅沥的夜晚,家是唯一亮着暖光的港湾。

钥匙插入锁孔的刹那,金属摩擦声在空荡的楼道里格外清晰。

门开的瞬间,一股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不是记忆中混合着柠檬清新剂和红烧肉香气的熟悉味道,而是一种刺鼻的、带着铁锈味的陈腐气息。像是久未通风的地下室,又像断电三天后散发着霉味的冰箱深处。

我下意识皱起眉头,将这个不祥的念头压下去,只当是连日阴雨让屋内空气凝滞。

“妈?爸?”我习惯性地唤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玄关里撞出回声。没有回应,只有死寂沉沉地压下来。

雨声被隔绝在窗外,屋内安静得能听见自己不规则的心跳,和血液在耳膜上汩流动的声响。这个时间,电视里该播放着母亲的养生节目,或是父亲翻动报纸的沙声。

我脱下湿透的外套挂在衣架上,弯腰换鞋时发现鞋柜旁的拖鞋摆放得过于整齐——母亲总抱怨父亲乱扔拖鞋,此刻却像展览品般分列两侧。走进客厅,眼前的景象更让人不安:沙发靠垫被拍得蓬松如新,茶几擦得能照出人影,遥控器精准地摆在固定位置,窗帘拉得密不透风,只留一道缝隙透进路灯的冷光。

这种刻意的整洁,像极了无人入住的样板间。

“小满?阿杰?”我又唤了弟弟妹妹的名字。

回应我的,只有挂钟滴答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倦意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缕隐约的忐忑。

我摸出手机,屏幕在昏暗中亮起,空荡的未读消息与未接来电提示刺痛了视线。家族微信群最后一条消息定格在三天前,是母亲转发的养生小贴士。

我逐一推开房门,父母的卧室里,被褥平整如新,梳妆台上母亲的护肤品排列得像士兵列队,父亲的阅读眼镜压在半开的《资治通鉴》上,书页间还夹着张泛黄的书签。一切井然有序,却唯独少了人声。

妹妹的考研资料摊在书桌,水笔滚落在地,笔帽敞开着,仿佛她只是起身去接杯热水,随时会推门而入。弟弟的房间则像被台风席卷过,游戏手柄歪在床沿,电竞战队的贴纸在屏幕上泛着冷光。可无论哪里,都寻不到人影。

整栋房子回荡着我的脚步声,心跳声在寂静中愈发清晰,像一面被敲响的鼓。

他们去哪儿了?集体消失?为何连一声招呼都不打?

我攥紧手机,电量显示满格,却连条“我出门了”的短信都没有。突然,一个念头闪过——纸条!对,纸条!我冲向厨房,冰箱门是家里的“留言板”,母亲总爱把便签贴在上面:“热饭在微波炉”“记得取快递”“今晚加班”。

可此刻,冰箱门上只有几张过期的外卖优惠券和一张水电费通知单,光滑的白色面板映出我苍白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