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别闹了,很难看。”
2
班长反咬我伪造证据,并联合季帆作证说我从未参与。
“伪造?”我重复着这个词,手里的手机屏幕光映着我的脸,“周盛,服务器的后台日志也能伪造吗?”
“学校高性能计算集群的调用记录,精确到每个账号的CPU使用时间,这个也能伪造?”
周盛的表情僵了一下。
人群的议论声更大了。
他立刻提高音量,盖过那些声音。
“谁知道你用学校的服务器干了什么?也许是跑你自己的私活呢?这能证明你参与了我们组的论文?”
他转向周围的同学,摆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大家评评理,林昭同学因为个人原因,在论文冲刺阶段退出了我们小组。我们体谅她,没有追究。没想到她现在看我们拿了A+,就想来分一杯羹,甚至不惜用这种手段污蔑我。”
他的话很有煽动性。
一些不明所以的人看我的眼神开始变化。
有怀疑,有鄙夷。
“对,我可以作证。”
季帆的声音响起,清冷,坚定。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到他身上。
他是我们系的学霸,是教授眼中的天才,他的话分量极重。
“林昭同学从一开始就对小组分工有异议,之后便以个人事务繁忙为由,没有再参与过任何实质性的工作。论文的核心数据部分,一直是由周盛主导完成的。”
我的血液一瞬间冷了下来。
四肢百骸,一片冰凉。
我看着季帆,看着他那张我曾画过无数次的脸。
他没有看我。
他的目光坦然地迎向所有人,仿佛在陈述一个再明白不过的事实。
原来,背叛不是无声无息的剔除。
而是当着所有人的面,用最平静的语气,判我死刑。
周盛得到了最有力的支持,气焰更盛。
“听见了吗?季帆可以作证!林昭,你还有什么话好说?现在,立刻把你这些垃圾撕下来,然后向我道歉!”
他朝我逼近一步。
我握紧了手机,指甲陷进掌心。
道歉?
我笑了。
没有发出声音,只是嘴角向上扯动。
我退后一步,转身,拨开人群。
身后的叫嚣和议论被我甩在身后。
回到宿舍,空气里还残留着我离开时的匆忙气息。
我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
桌面背景,是我偷拍的季帆在图书馆看书的侧影。
光落在他身上,温柔得不像话。
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三秒。
然后,选中,删除。
回收站,清空。
我打开了那份名为“核心数据分析-终稿”的压缩包。
解压。
里面是我三个通宵的全部心血。
比我发给周盛的,更完整,更详尽。
我新建了一个文档。
“Cover Letter.”
然后,我打开了国际顶级期刊《Cellular & Molecular Biomechanics》的投稿系统。
把论文题目,从中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成英文。
“Regulatory Pathway of Mitochondrial Autophagy in Cardiomyocytes: A CRISPR-Cas9 Based Study.”
作者栏。
我只填了一个名字。
林昭。
我直接向顶级期刊投稿论文的英文版,并附上更详尽的补充实验数据。
3
投稿系统页面显示“Submission Successful”的那一刻,宿舍窗外划过一道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