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十步杀机,死局无解
曹操感觉自己的牙齿在微微打颤。不是恐惧。是愤怒。一种源自现代灵魂的,对生命即将被随意践踏的愤怒。
典韦。那个三国时代最顶级的猛将,那个为了保护他,用血肉之躯堵住寨门,战至最后一刻的忠勇之士,就要死了。曹昂。那个被他视为继承人,聪慧仁爱的长子,也要死了。而这一切的起因,只是因为自己,或者说,是原来的那个曹操,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何其荒唐。何其讽刺。
“夫君,夜深露重,还是早些歇息吧。”邹夫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关切。
曹操缓缓转身,看着这个女人。她很美。但此刻在他眼中,这张美丽的脸,却比毒蛇更致命。是她,让张绣感到了羞辱。是她,点燃了这场杀戮的导火索。一个念头,如同毒草,在曹操心底疯狂滋生。杀了她。只要现在杀了她,用她的头颅去向张绣谢罪,或许……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他的手,下意识地握紧。目光中,流露出一丝冰冷的杀意。
邹夫人被他看得有些发毛,下意识地向后缩了缩。“夫君……?”
那声带着颤音的疑问,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曹操的头顶。他瞬间清醒过来。不。不能这么做。陆景乔的灵魂在尖叫。他是一个历史研究者,不是一个屠夫。他不能,也做不到,对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下手。更重要的是,从“曹操”的角度来看,杀了邹夫人,不仅无法平息张绣的怒火,反而会坐实自己的“做贼心虚”,成为彻底撕裂双方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那只会让死亡来得更快。
曹操闭上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前所未有地高速运转。他开始疯狂地搜索着自己脑中关于“宛城之变”的所有历史细节。张绣的军队,是如何部署的?偷袭的时间,是在几更天?曹军的营寨,哪个方向是薄弱环节?一个个问题浮现,却找不到一个清晰的答案。史书的记载,终究是宏观的。它只会告诉你结果,不会告诉你精确到一兵一卒的部署过程。该死。曹操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他走到营帐门口,掀开帘子的一角,向外望去。夜色如墨。营地里一片寂静,只有巡逻的士兵举着火把,偶尔走过。看似平静。但在曹操眼中,这片宁静的黑暗,却像一张择人而噬的巨口。他知道,就在这片黑暗里,张绣的精锐部队,或许已经完成了集结。他们就像一群耐心的猎手,等待着最佳的突袭时机。而自己,就是那头被困在陷阱里,毫无察觉的猎物。
“来人。”曹操压低声音,对着帐外的亲兵喊道。
“主公。”一名亲兵应声而入。
“去,把典韦将军叫来。”
“诺。”
亲兵转身离去。曹操站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身旁的木案。现在,他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典韦。只要典韦还在,只要他能提前做好准备,或许……还有机会。
片刻之后,一个魁梧如铁塔般的身影,出现在帐门口。他赤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在烛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肌肉虬结,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正是典韦。他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未消的酒意。
“主公,深夜唤末将前来,有何吩咐?”典韦瓮声瓮气地问道,声音中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