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握着发烫的手机,在原地愣了足足一分钟,然后才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冲回电脑前开始疯狂搜索周衡老师近期的论文和研究方向,临时抱佛脚。
那一晚上,我几乎没睡,脑子里一遍遍预演可能的面试问题,该怎么自我介绍,该怎么阐述我的研究兴趣……
第二天上午八点五十,我就紧张地坐在电脑前,深呼吸,打开了会议软件。
九点整,对方准时接入。
屏幕那端出现的周衡老师,和我想象中差不多,表情严肃,眼神锐利,透过镜头都能感觉到那股压迫感。
我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开始我排练了无数次的自我介绍:“周老师您好,我是林悦冉,很荣幸……”
话还没说完,就被他直接打断了。
“不用自我介绍了。简历我看过。”
他语气平淡,直接共享屏幕,甩出来一个PDF文档,“这套题,两道。计算效率化导弹导航系统的相关优化问题。给你一小时,能做多少算多少。现在打开你的平板或者手写板,共享屏幕,我要看你的计算步骤和思路。”
我:“???”
我整个人都傻掉了。
面试……直接做题?
还是这种硬核到极点的题目?
连口气都不让喘?
看着屏幕上那两道看起来就令人头皮发麻的公式和问题描述,我的手心瞬间冒汗。
但我不敢犹豫,手忙脚乱地拿出平板,连接共享,声音发颤:“好,好的老师……”
接下来的一小时,是我人生中最漫长也是最短暂的一小时。
实验室里安静得只剩下我写写画画的沙沙声和偶尔因为紧张而沉重的呼吸声。
我能感觉到摄像头另一端,周衡老师沉默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我的每一个步骤上。
压力山大。
我绞尽脑汁,把我能想到的所有相关知识都调动起来,推导,计算,遇到卡壳的地方急得额头冒汗。
最终,在时间截止前,我只勉强完整地做完了一道题,另一道题只来得及写了一个大致的思路框架,具体的计算根本没时间展开。
时间到。
周衡老师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没什么情绪:“嗯。面试结束。”
然后,屏幕一黑,他直接退出了会议共享。
我瘫在椅子上,看着平板上那些凌乱的演算过程,感觉像打了一场恶仗,浑身虚脱。
完了。肯定完了。
那么难的题,我只做完一半,表现得一塌糊涂。
这下彻底没戏了。辜负了导师的推荐,也证明了我确实不是那块料。
心情低落了一整天,晚上饭都没吃几口。
等待消息的那几天,我跟我家那位金融男男友周叙打电话时,语气都蔫蔫的。
“宝贝,怎么了?听起来无精打采的。”
电话那头,他的声音总是带着点懒洋洋的关切。
周叙,我的男朋友,大学同学。
只不过后来我保研成功,一头扎进了科研的深海,他则凭借他那颗聪明绝顶的脑袋和……嗯,可能还有那张脸,去了金融圈叱咤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