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百年礼堂在暴雨中诡异漏水,珍贵校史档案危在旦夕,高价聘请的维修团队却让情况愈发恶化,甚至导致主梁开裂,这座承载着百年记忆的建筑濒临彻底封闭的命运。

“通燕子窝?我们是修礼堂不是搞环卫!”海归专家一把推开老校工递来的茶水,对其“气不通”的古老智慧报以嗤笑。现代科技与传统经验在滴水的梁柱间激烈碰撞。

就在所有人陷入绝望之际,那位被轻视的老校工只用了竹梯和长竿,对着屋檐下堵塞的燕子窝轻轻捅了几下。翌日晨光中,整座礼堂的水汽神奇消退,百年老建筑重新开始了呼吸。

第一章 百年之殇

暴雨砸在百年礼堂的青灰瓦顶上,声响沉闷得让人心慌。李守拙握着那把用了二十年的竹扫帚,站在廊下望着雨水从檐角连成线地往下淌。他眉头皱得紧,这雨下得邪性,不像是在浇水,倒像是在用锤子往死里砸这座老房子。

这座礼堂是民国八年建的,中西合璧的样式,既有西式的拱窗,又有中式的飞檐斗拱。李守拙在这里守了四十年,从毛头小子守到两鬓斑白,礼堂的每一根椽子、每一块砖都像是他自个儿的骨头肉,再熟悉不过。

雨水已经开始从好几处雕花梁柱的连接处渗出来了,滴滴答答地落在地板上。李守拙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对劲。往常下雨,礼堂最多也就是墙角泛潮,从没有过这样明目张胆漏水的先例。

他赶紧小跑着进了礼堂内部,果然看见几处珍贵楠木讲台和一排红木椅子已经被雨水溅湿。最要命的是东侧墙上挂着的那批老照片——建校以来的历任校长、杰出校友,还有五几年周恩来总理来视察时的合影——水迹正沿着相框往下爬。

李守拙心里一紧,这些可是学校的命根子啊。他慌忙找来塑料布和几个水桶,手脚麻利地遮盖、接水。雨水滴在桶里,发出单调的嗒、嗒声,每一声都敲在李守拙的心尖上。

新来的赵校长不过四十出头,顶着博士头衔,是从省城调来的。这会儿他撑着伞匆匆赶来,皮鞋踩在水洼里,溅起一片水花。一看这场面,赵校长的脸都白了。

“这怎么回事?李师傅,礼堂怎么会漏成这样?”赵校长语气里带着责备,好像漏水是李守拙的过错似的。

李守拙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低声道:“校长,这雨太急太猛,老房子经不起这么折腾。”

“赶紧想办法啊!这些照片、这些档案泡坏了怎么办?”赵校长急得团团转,“还有下个月校庆,省里领导都要来的,礼堂这个样子怎么行!”

李守拙想说些什么,但看着赵校长那副焦头烂额的模样,又把话咽了回去。他在这学校四十年,经历过五任校长,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

赵校长果然没指望他能有什么办法,当即掏出手机拨通了电话:“喂,是张工吗?对对,我们这儿有个紧急情况,百年礼堂严重漏水,请您务必带团队来看看...钱不是问题,关键是快!”

不到两小时,三辆白色SUV就开进了校园。打头的车上下来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戴着金丝眼镜,穿着印有“科达建筑检测”字样的工装,身后跟着七八个同样打扮的技术人员,手里提着各式各样的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