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更新时间:2025-10-03 01:21:37

“说起刘秀,史书对其早年评价,最常用四字——‘性谨厚,如鄙人’。”

说书人模仿着史官的口吻,随即反问:

“列位,一个性格谨慎厚道,看起来像乡下老实人的青年,在历史巨变中,本该是被浪潮裹挟的沙砾,何以最终成为弄潮儿,乃至……拨正历史航道之人?”

“关键一役,便是那旷古烁今的昆阳之战!”

说书人开始详述那场传奇战役:

“新莽地皇四年,王莽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纠集四十二万大军,铺天盖地,围攻昆阳。”

“当时昆阳城内,汉兵不足一万,兵微将寡,粮草匮乏。守将惶惧,意欲分散突围。就在此时,那位‘谨厚如鄙人’的刘秀,站了出来。”

“他冷静分析,指出合兵尚有一线生机,分逃必死无疑。并且,他主动请缨,率十三骑趁夜突围,去往郾城、定陵等地调集援兵。此举,已显露出远超其‘鄙人’形象的胆略与决断。”

“然而,真正的神异,发生在决战之日。”

说书人声音凝重起来。

“刘秀引数千援兵返回,亲率千余精锐为前锋,多次冲击莽军阵列,斩首数十级,稍振士气。但真正决定战局的,是那场突如其来的‘天罚’。”

“《后汉书·光武帝纪》白纸黑字记载:‘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惊堂木一拍,震人心魄。

“各位看官,请注意这记载的细节!”

说书人强调道:

“第一, ‘夜有流星坠营中’——流星不是划过天际,而是精准‘坠入’王莽大军的营垒!这造成的心理恐慌和实际伤亡,可想而知。”

“第二, ‘昼有云如坏山’——白天有乌云如同崩塌的山峰,这不是普通的阴天,是极具压迫感的、异形的天象。”

“第三, ‘当营而陨’——这怪云不偏不倚,正对着莽军营盘压下。”

“第四, ‘不及地尺而散’——在离地不到一尺的地方消散,这种近乎贴脸的威慑,足以让最勇敢的士兵精神崩溃。”

“第五, ‘吏士皆厌伏’——莽军将士被这天威吓得趴伏在地,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就在这天地变色、敌军丧胆的刹那,刘秀当机立断,亲率三千敢死队,直冲莽军中军!阵斩王寻,导致莽军指挥系统彻底瘫痪,数十万大军顷刻土崩瓦解!”

茶馆里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叹。

以少胜多的战例古已有之,但像昆阳之战这样,胜负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