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他声音低沉却异常坚定,“钱的事,我来想办法。三天,最多三天。”
李秀兰只当儿子是安慰她,绝望地摇头:“你能有什么办法?我去求你大姑、二叔……”
“他们?”林烨想起昨晚那些亲戚的嘴脸,“妈,信我一次。爸等不起。”
安顿好母亲守在父亲病床前,林烨攥着那份刊登二手电脑配件广告的《滨海晚报》,根据地址找到了城西电子市场深处的一个偏僻角落。空气中弥漫着焊锡和旧电路板的特殊气味。一个挂着“赵氏电子维修”招牌的摊位后,堆满了如山的废旧主机、显示器和各种拆件。
摊主老赵是个精瘦的中年人,正拿着电烙铁捣鼓一块显卡,头也没抬:“买什么?自己看,明码标价。”
林烨没有浪费时间,直接指向角落里一堆覆着厚灰的CPU和主板:“老板,这些486、586的U和板子,还有那些EDO内存,如果我全要,什么价?”
老赵这才诧异地抬眼,打量眼前这个穿着洗得发白校服的少年:“全要?小子,懂行?这些可是过时货,新的奔腾都出来了。”
“正因为‘过时’,才找您谈打包价。”林烨语气平静,随手拿起一块Intel 486DX2,“CPU针脚完好,主板电容没鼓包,清灰后做兼容机,抢的就是乡镇市场和初建网吧的预算。”他精准的点出几种配件的搭配潜力和目标市场。
老赵愣住了,收起轻视之心:“……你哪学的这些?”
“《电脑报》、《大众软件》,每期都看。”林烨撒了个无从考证的谎,话锋一转,“老板,给个实在价。我急用钱救命。”
或许是“救命”二字触动了老赵,或许是他看出这少年不像瞎说,他沉吟片刻,报了个价:“八百,全部拉走。再送你几个破机箱和一堆散热风扇。”
林烨心脏狂跳。八百元!母亲东拼西凑,加上家里所有现金,也才勉强凑出一千元。这意味着他必须成功,没有任何退路。
“五百。”林烨压下激动,开始砍价,“现金现结。而且,老板,您这堆‘废料’里,我看还有几块能用的显卡和声卡,搭配出售,利润空间更大。做成之后,我可以告诉客户货源从您这儿走。”
老赵眯起眼,重新审视林烨。最终,他一拍大腿:“成!看你是个懂行的爽快人!五百就五百!但我这儿不包测试,出门概不退换!”
林烨掏出那皱巴巴的一千元,数出一半,手指因紧张而微微颤抖。剩下的五百,是他最后的子弹。
他用从工地借来的破三轮车,将几大箱沉重的配件拉回逼仄的家中。父亲昏迷在床,母亲忧心忡忡地帮他整理。林烨来不及解释,立刻投入工作。
清灰、检测、分类。工具只有最简陋的万用表、螺丝刀和毛刷。没有互联网查询资料,所有知识都来自2025年那个顶尖芯片工程师的大脑。他凭借记忆中的电路图和经验,快速判断每一块主板的损坏点,用从老赵那儿便宜买来的二手元件进行更换、焊接。
李秀兰在一旁看着儿子专注而熟练的动作,眼神从困惑逐渐变为震惊。她从未见过儿子如此模样。
第一个通宵,林烨组装调试出了五台兼容机。系统装的是古老的Windows 95,但他精心优化过,运行速度远超同期同配置的品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