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思扶着银翘的手走下马车,一眼便看到了等在寺门外的赵明轩。他穿着一身半新的青色直缀,洗得发白,却更衬得他面容清俊,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几分读书人特有的清高。
前世,她就是被这副皮囊和这精心营造的“寒门才子”形象所迷惑,倾心不已。
此刻,方思心中只有一片冰冷的嘲讽。
她面上却不露分毫,依旧挂着温婉浅笑,走上前微微福礼:“赵公子久等了。”
赵明轩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得意,似乎很满意方思这副顺从乖巧的模样。
他拱手还礼,语气温和:“思思妹妹客气了,我也是刚到。” 他刻意省去了姓氏,拉近关系,言语间已将自己放在了未婚夫的位置上。
两人并肩踏入寺门,银翘和赵明轩的书童跟在身后。
“听闻寺后有一片桃林,花开正艳,不若我们去看看?”赵明轩提议道,目光却若有似无地瞟向不远处的一群女眷。
方思心如明镜,知道那其中必有林婉儿。她不动声色地点头:“但凭赵公子安排。”
果然,刚至桃林,便听得一阵环佩叮当和女子的说笑声。一位穿着芜绿色软烟罗裙、身姿窈窕的少女在丫鬟的簇拥下,“偶然”转过身来,看到赵明轩,脸上适时地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与羞怯。
“赵公子?真巧。”林婉儿声音柔婉,目光在赵明轩脸上停留一瞬,才仿佛刚看到方思般,浅浅一笑,“这位便是方家妹妹吧?果然如传闻中般清丽可人。”
她嘴上夸赞,眼神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尤其在扫过方思身上虽用料名贵但样式简单的衣裙时,那抹优越感几乎要溢出来。
方思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片天真懵懂,微微屈膝:“林姐姐安好。姐姐才真是貌若天仙,这身绿裙衬得姐姐好似林中仙子呢。”
林婉儿闻言,嘴角的笑意更深,显然极为受用。
赵明轩看着林婉儿,眼神明显柔和了许多,温声道:“林小姐也来赏花?真是好雅兴。”
三人虚与委蛇地寒暄着,一同在桃林中漫步。林婉儿刻意与赵明轩讨论诗词歌赋,引经据典,试图将出身商贾、“不懂风雅”的方思排斥在外。
方思只作不觉,安静地跟在旁边,目光却敏锐地观察着四周。
就在林婉儿吟出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赢得赵明轩赞赏目光,自得意满之际,方思忽然指着不远处一座凉亭,声音不大不小,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疑惑:“那亭子里的公子,是在作画吗?”
几人循声望去,只见凉亭中端坐着一位身穿月白长袍的年轻公子,眉目疏朗,气质清雅,正执笔在宣纸上挥毫。他并未看向这边,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那份旁若无人的从容气度,却让人无法忽视。
几人缓缓地来到凉亭里。
林婉儿为了展示自己的才情,站到画前:“确实画工了得,笔意洒脱,不拘一格。看其用墨,深浅有致,颇有几分前朝李大家的遗风。”
她自以为点评精妙,却见那作画公子笔尖微微一顿,并未抬头,只淡淡传来一句:“小姐谬赞,李大家笔力雄浑,意在笔先,在下不过信手涂鸦,不敢攀附。”
声音清越,带着一种疏离的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