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仅仅解决了最初的通信问题,更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强大的数据分发和处理能力。其性能,远超当前市面上公开的任何同类技术。
我们把它命名为——“零延迟核心”。
名字很中二,但很贴切。
拥有它,就相当于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提前掌握了一条无人且超光速的专属通道。它的应用前景,广阔得吓人——从未来的即时通讯、直播、云计算到物联网、边缘计算……
但眼下,它还需要一个载体,一个能让外界看到其价值的商业产品外壳。
“我们需要一个应用场景,一个能立刻体现‘零延迟核心’优势,又能快速吸引眼球的demo(演示原型)。”我看着陆沉,说出了思考已久的计划。
陆沉从代码堆里抬起头,眼神询问。
“做一个压缩软件。”我斩钉截铁。
“压缩软件?”陆沉皱眉头,“市场已经很成熟了,WinRAR, 7-Zip…我们有什么优势?”
“极速。无损。”我吐出四个字,“利用‘零延迟核心’重构压缩算法,我们要做到压缩和解压速度是现有软件的十倍以上,同时保证100%无损。用户感知会非常明显。”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最能直观展现技术碾压优势的切入点。一旦成功,足以在IT圈内掀起一场小范围的地震。
陆沉的眼睛亮了。技术挑战最能激发他的斗志。他没有任何废话,立刻埋头开始疯狂输出。
我知道,这件事成了。
就在我和陆沉埋头苦干,准备我们第一个“核弹”的时候,杨可可那边的“雷”先爆了。
那家收到我匿名邮件的媒体,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他们经过一番暗访和调查,发表了一篇题为《“理财大师”还是“吸血蛀虫”?——起底针对新富家庭的精准骗局》的深度报道。
文章虽然隐去了真实姓名和具体金额,但